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语文下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二(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习导入
  ①默写生字词。
  ②读课文。这节课我们按照游览路程来欣赏景点、品读文章。
  ●阅读,体会路上景色
  ①引导学生读中感受。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这位同学读出作者的心情了吗?”
  学生自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当时的心情。再让学生个别展示朗读,点评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③放映课件,辅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这是映山红,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色彩多明艳啊。
  ③感悟课文写溪流的匠心。
  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你觉得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趣,对吗?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品味“时而……时而……”一句,体会几对反义词的妙用)
  ●讨论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
  ①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春光美”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怎么来概括呢?
  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洞口可用“宽”“高”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在简图上补板书:宽、高、大)
  ②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
  理解“突兀”:高耸,指山势高耸。“森郁”:树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很有气势,不禁使人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③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高高的石顶,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④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下一句也是,读一读,你有什么想法?
  (它仿佛是向导,作者顺着溪流游览。现在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
  ●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
  ①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齐读。
  ②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看课件外洞由近及远的镜头,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
  ③默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乘船通过孔隙是怎样的情形、怎样的心情?
  谁来读读,读出作者的感觉、心情。
  你觉得哪些语句真切地写出了作者这种紧张的心情,能把它背出来吗?
  复述或者背诵这一自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7 06:23 , Processed in 0.05168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