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语文下册]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②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③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①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③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活,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⑤学习第三: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⑦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学习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二
  ●自学课文
  ①自由朗读全文。
  ②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
  ③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感知内容
  ①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②指名复述课文叙述的两个生活“小镜头”。
  ●交流体会
  ①你对课文中的那位阿姨和“我”的母亲想说些什么?
  ②你平时生活中有否遇到过这样的事?(或者正好相反的事例)
  ●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公共汽车上,一位红领巾给老人让座。
  ②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忙着在山上种树。
  ●课外作业
  读名言,写一段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8 17:31 , Processed in 0.03754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