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儿童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回复: 0

[语文下册] 《师恩难忘》教学后有感三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过渡:这件事发生在作者不满6岁的时候,而且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年了,但它在作者的脑海里却一直那么清晰,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2.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地方还读不明白?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四人小组交流自学所得。
  4.全班交流,质疑:
  (1)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小诗有什么关系?可铺垫: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有意思吗?从哪儿看出“我”听得入了迷?这些说明了什么?
  (2)田老师的故事对“我”有怎样的影响呢?可铺垫:“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师: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请问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的呢?
  生:把田老师讲的故事比作“春雨”。
  师笑:为什么不把田老师的故事比作“冬雨”、“夏雨”呢?
  (学生纷纷举手)
  生:冬天的雨是冷的,春天的雨是温暖的。
  师:就是说老师的故事像春天的雨一样怎样?
  生齐:温暖。
  师: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生:夏天的雨是狂风暴雨,没有春天的雨舒服。
  生:春天的雨能够让万木迅速地生长。
  生:春天的雨是绵绵的。
  师:田老师的故事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
  生:老师的故事是娓娓动听的。
  师:春天的雨是绵绵的,田老师的故事是娓娓动听的。它们给人的感觉是相似的,所以,作者才会由田老师的故事想到“春雨”。
  师:如果用“冬雨”或“夏雨”来比喻田老师的故事,那会是怎样的结果?
  生:那别人就会觉得田老师的故事不好了。
  生:那田老师的故事很可能会把学生教坏的。
  师:是啊,春雨让花草树木快乐地生长,老师的故事则让作者健康成长,这是多么美妙的比喻啊!
  (3)这件事为什么让我到今难忘?
  师:田老师的故事能教育我,所以我终生难忘。田老师的故事让我终生难忘,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生: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知识的种子。
  师:你们从这句话里知道了什么?
  生:从老师的故事中,作者学到了知识。
  师:从课文田老师的故事中,作者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田老师的故事讲的是古诗的意思。[
  生:作者从田老师的故事中懂得了古诗的意思。
  师:田老师的故事让我终生难忘,还有什么原因呢?
  生:田老师的故事引人入胜。
  生:田老师的故事能让作者身临其境。
  ……
  师:是啊,田老师的故事是那样的引人入胜,还能教育人,让我学到知识,我怎么能忘记呢?
  5.指导朗读。
  (1)从这几个自然段的阅读中,你们觉得田老师教课有什么特点?
  (2)我们应该怎样读?
  (3)指名试读,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三)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找出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的词句,并想一想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仍然、像……那样……恭恭敬敬、行礼、深深感谢、教诲之恩、终生难忘)
  3.儿时的一位乡村小学老师为什么这样令作者难忘?
  4.指导朗读:范读、试读、自由练读、齐读。
  5.小结并板书。
  教后反思:
  1、课堂上,问题的提出是循着课题提出来的,所以这一问题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感悟“扣住课题质疑,抓住关键语句读懂课文”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预设加生成是学生思维解放的保证,是课堂精彩的源泉。问题的设计、两个关键语句的品读是预设的,但学生在感悟和理解“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时的发言及由此展开的讨论是没有想到的,也是无法去设想的。这一生成的精彩、学生思维的激活全靠“为什么不把田老师的故事比作‘冬雨’、‘夏雨’呢?”这一问题的出现,而这个问题是在师生交流中突然产生的。
  3、课堂生成不是无规律可循,应该是在师生自由平等的交流中自然产生的,就好像两个人在闲聊,顺着一个话题能够生发开去。教师课堂生成的能力应该是可以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自觉培养的,但是如果课堂预设得过细,或课堂上过于强调执行教案,那课堂生成则很难出现。课堂生成强调师生交流的自由平等,但同样强调教师的“心中有数”,不能“偏题”、“跑题”,这就需要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4、课文语言的品味,课文情感的品悟,思想情感的熏陶是一个相互交融的整体。其整体效益能否产生,靠的是教师的意念控制,偏向任何一个方面都未必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比如教学中,关于修辞手法的讨论,春雨、冬雨和夏雨的讨论等等能说得清哪儿是语言训练,哪儿是情感品悟,哪儿是教育熏陶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13 21:11 , Processed in 0.07447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