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回复: 0

[语文下册] 《再见了,亲人(A、B案)》教学设计一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目标
  1.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
  3.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课时安排
  2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幅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图片,请大家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用一两句话描述图意。
  2.指名学生描述。
  3.师小结:这两幅图描绘的就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原军离开朝鲜回国,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人们挥着手,含着泪,深情地呼唤着──再见了,亲人!(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指名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
  2.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八年来,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分别之际,他们无限深情地喊着(师指课题,生齐读)──再见了,亲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多读两遍。
  (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
  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反馈、交流。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í)、“耗”(hào)等生字读音。
  (2)学生汇报本课写到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师板书),并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什么事。
  4.速读课文。
  (1)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
  (2)指名学生读直接体现依依惜别情的段落(4~6)。
  四、激情朗读,引发悬念
  1.是啊,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寸断,你从这段文字又明白了什么?
  2.江报、交流(师相机出示送别图、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小结:从刚才的朗读中,老师也深深地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不忍心离开朝鲜的亲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按常理说,志愿军战士离开祖国,离开家乡长达八年之久,“归心似箭”,志愿军们是多么想回到妻儿身边、白发双亲身边。可是他们却希望──
  (齐读)列车啊,请开得慢些,……
  4.那么还有什么比亲人的等待还更让人割舍不了,还有什么比祖国的召唤还令人留恋?课文1-3段会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原因,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味1~3段内容。
  五、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熟读1~3段。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1 17:44 , Processed in 0.06211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