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回复: 0

[语文下册] 《草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1、2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
  (三)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四)背诵课文第1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背诵课文第1段。
  三、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1段。
  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
  (二)讲读第2段。
  1.指名读第2段。
  (教师提示:学习课文第2段,我们要学习作者如何按照地点的转换,抓住事物与环境的联系、变化的特点,运用动态的描写方法,把文章写得又形象又生动。)
  2.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
  (可分为两层:①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②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
  3.讲读第1层课文。
  (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洒脱”是什么意思?(不受拘束。课文指行动自由,不受限制。)
  (2)“初入草原,听不到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这些描写说明草原环境有什么特点?(十分静寂。)
  (3)初入草原,环境的特点是辽阔、静寂。后来呢?草原环境有什么变化?从什么地方开始变化的?
  (草原的环境有了变化,从见到一条河开始变化。)
  (4)看到了河,环境有什么变化?隐隐有鞭子的轻响说明了什么?
  (说明有人了。)
  (5)为什么有了河,草原的环境就有了变化?(有了河流、水草长得茂盛,蒙族人民就会把牛、羊、马群赶到这儿来放牧。)
  4.讲读第2层。
  (1)指名学生读第2层。
  (2)“疾驰”、“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3)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
  (因为他们突然出现在远处的山丘上,而且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裳,这样既恰切又形象地表现了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情。)
  (4)当主人见到客人时,草原的环境有什么变化?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小结:作者初入草原,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处在这种环境使人产生一种辽阔、静寂的感受,接着作者快到公社时,看到了牛羊成群,主人热情迎客,听到了各种声响,自然引起一种兴旺、热闹的感受。作者的感受由静到动,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在变化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变了,事物也在变化。
  (三)作业。
  1.背诵课文第1段。
  2.练习课后作业第1、3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4 16:09 , Processed in 0.04235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