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回复: 0

[语文下册] 听《春联》一课有感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受春联的对仗美
  1、春联的美,除了美在它的内容,还美在什么呢?谁来读读第二小节?
  2、交流、板书:对仗
  3、什么是对仗呢?谁能用书中的话来说?
  4、那我们就来看看课文中的春联是如何讲究对仗的。
  (1)“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2)请你再选一副来讲一讲。
  5、看来,大家都已经弄懂了。下面,我们来换一副春联。(课件出示)
  风 抚 千条柳,
  兩( )万朵花。
  ▲下联缺了一个字,括号中可以填那些字呢?
  交流并随机板书:打 沐 落 淋 湿 润
  ▲在这些字中,选那一个最好呢?为什么?其它字又为什么不好呢?学习小组讨论。
  ▲大组交流:
  (1)“润”是滋润、润泽的意思。和上面的“抚”很相称。春天的兩是轻柔的,细如牛毛,滋润着大地万物。杜甫就写过赞美春雨的诗“隨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浇”和“湿”说得太白了,一点都没有意韵美;“打”和“淋”太暴力,和上面的 “抚”极不相称;“落”把花瓣都打落了;“沐”花儿生长沐浴的是阳光,沐浴雨水的话,水太多了,花儿会淹死的……
  ▲看来,大家一致认为这里填“润”字最好,它和上联中的“抚”最相称。好,我们就填进“润”字,把这副春联读一读。
  6如果老师把上联换一个字,现在下联中又该填哪个字了呢?为什么?(课件出示)
  风 绿 千条柳,
  兩( )万朵花
  7、老师小结:学习春联不仅有趣,还可以学到语言文字的使用技巧,所以作者这么说——(课件出示)
  “上下联不仅……细心揣摩体会,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
  理性分析: 语文课的本色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杨再隋
  本堂课是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夏老师上的一堂公开课,这堂课就体现了杨再隋教授所说的语文课的本色。现取其中的一个片段进行分析。
  一、    务实
  杨再隋教授曾指出“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虚”: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花花动作多,花拳绣腿多。但在这堂课上,我们能感受到“实”。[
  ⒈平实
  这堂课给人的感觉是平实淡雅,返朴归真,让人联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像一杯绿茶,需要细细品味,才能品出茶香悠长。
  ⒉扎实。
  对本课而言,教学重点是了解春联的特点:内容美、对仗美、声律美,对本环节而言,教学重点是了解春联的对仗美。执教者不追求表面的热热闹闹,不追求花花哨哨,而是紧紧扣住一个关键的词“对仗”,逐层展开,该读的就读,该议的就议,使学生真正在语文知识、能力等方面都有所得。
  二、    倡简。
  本课教学环节不复杂,上述片段中设计了三个环节:
  ⒈明白“对仗”的含义,找文中语句。对于学生而言,这段文字是抽象的,概括的 ,学生可能理解有困难,因此借助下一环节帮助理解。
  ⒉选2副对联解释分析,借助具体的例子使学生真正弄懂。
  ⒊填字比较,感悟对仗美。这一内容是“练习7”中的一个习题运用到此,非常妥帖。老师给予了充裕的时间,学生就能咀嚼品味,通过比较,学生悟到了“意”,品到了“美”。而这一切,都是学生自主参与言语实践而获得的。在推敲中知识得到了内化,技能得到了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9 01:45 , Processed in 0.05043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