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回复: 0

[语文下册] 《九色鹿》教学流程及简析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20日下午,塔前小学来我校借班上课,我有幸听到了董老师上的四年级语文课《九色鹿》一课。她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复习旧知:
  师:九色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美丽善良机智勇敢
  二、自学探究:
  自学2——9节。一边读一边画有关句子,从哪里看出九色鹿善良勇敢?
  要求把画出的句子读读。
  师:哪件事最表现出九色鹿美丽善良、机智勇敢?
  要求归纳:把落水人救上来。
  板书:救调达
  读第二小节,从中感受到什么?
  交流:
  生:感受到九色鹿的善良和勇敢,他在汹涌的波涛中毫不犹豫地把落水人救起来。
  从“立即”一词中体会到九色鹿速度很快。
  还感受到九色鹿不假思索地不顾自己的生命救落水人,真勇敢。
  自己练习读,指名读。
  评读:“纵身”读的好,体会到他奋不顾身。
  师:还体会到什么?
  生:当时情况很危急。真是“十万火急,千钧一发”。
  师:从哪里感受到?
  生:喊救命的时候。
  师:怎样喊?谁来喊一喊。
  理解:奋力:用力挣扎。
  挣扎:感受到这个人生命有危险,奄奄一息
  自己练习读读:要读出危急的情形。
  指名读。
  过渡:九色鹿面对……面对……
  这样的恩情叫——救命之恩。
  用成语说:
  情深意重恩重如山恩情似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调达知道吗?从哪里感受到非常感谢九色鹿?
  连连磕头
  永远换词永久
  省略号表示还会说什么呢?
  生:为你做牛做马;子孙万代都感谢你的。……
  师:做做调达感谢九色鹿,把感情表达出来。
  从九色鹿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生:不需要他的回报。
  为什么不让他泄露他的住处?这个要求高吗?
  这里是指什么“恩”?用什么来报啊?
  指名读。
  齐读调达的话。
  师:什么叫“起誓”?
  生:很严肃,发誓的时候很庄严。
  谁来做一做发誓的动作?
  师:这真是郑重其是。他做到了吗
  找词语:反而告密。“见利忘义”什么意思?
  生:有利可图忘了情义。
  读句子,思考:
  师:什么是“重金”?“无奈”是什么意思?国王怎么会没有办法?
  读第六小节。
  你觉得王妃怎样?
  生:是个自私的人,为了让自己更漂亮伤害别人。
  外貌美丽,内心狠毒。
  师:是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上爱美。
  想象这是怎样的重金?他怎么想的呢?
  生:发财的机会来了?一辈子不愁吃穿了。……
  板书:出卖
  齐读。
  此时此刻,他的眼睛里只有金钱。忘记了他对九色鹿的起誓。
  齐读第七节。
  这时九色鹿情况怎样?
  情况很危急。
  师:九色鹿看到这情景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调达忘恩负义
  要求读出气愤的语气。
  师:他气愤的是什么?读读九色鹿的话。
  生:气愤的是调达出卖了他。
  师: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读读这句话。竟然,这个词语什么意思?
  生:出乎意料
  师:九色鹿本来怎么想?
  读这句话,读出意思。灵魂肮脏是指什么?
  用怎样的语气读?
  这个反问句能改成陈述句吗?您与这种灵魂……
  指名读,男生读。
  师:国王听了他的话怎样?
  惭愧什么意思?自责
  国王怎么想?
  生:我居然跟这种灵魂肮脏的人在一起……
  斥责他背信弃义、忘恩负义。
  师:想想怎样惩罚他?怎样斥责?
  此时此刻,你想对九色鹿说什么?
  练习:九色鹿你()
  面对(),你();
  面对(),你();
  面对(),你()。
  师:读了课文有什么启发?懂得了什么?
  作业:讲故事;写一段话。
  听后随记:
  董老师虽然年纪不轻了,但课堂上我感收到她的神采飞扬。她亲切的深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如她课后所说,没想到我今天上课感觉特别顺手,孩子们的发言精彩极了,我在自己学校里试上没有这样的感觉。我想,董老师感觉课上得流畅,主要是她紧紧抓住了课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进行品读感悟,从而逐层剖析,在学生心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课堂上,教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词语积累的习惯,这也是苏教版教材的亮点。如对“恩情”的理解,教师相机诱导学生,唤醒学生原有的词汇积累,“情深意重、恩重如山、恩情似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词句源源从学生心中流淌而出。
  整节课,我感觉让学生悟思的地方很多,也就是说“踩点”多,可见,教师对教材的分析是到位的。如,想象调达发誓的样子和内容;想象国王的内心活动;调达看到“重金”后会怎么想等等,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综观整节课,教师设计的语言训练点是丰富的。但因为热点多,显得学生的思维力度不够深。如设计的练习“面对(),你()……”我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非常精巧,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检测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的语言质量不是很高。我想,课堂上可能教师琐碎的提问过多的缘故吧,冲淡了学生对文本整体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8 22:04 , Processed in 0.04576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