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回复: 0

[语文下册] 《春联》教学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联》一课让学生了解了春联内容丰富、最讲究对仗,富有韵律的特点。随后的《练习7》中,“处处留心”这个栏目就设计了补春联的一个练习,重点是复习春联的对仗特点: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现将教学环节记录如下:
  师:[出示“风拂千条柳,雨()万朵花”]请同学们找找,和所缺字对应的是哪个字。
  学:一下子能就找到——“拂”。
  师:“拂”字写出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认为这是一个动词;写出了春风轻柔的特点;这个词把春风当作人来写,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柳条……
  师:思考一下,你觉得这幅春联可以补充哪个字?
  生:思考后发言交流。
  师:[根据学生发言,把“打、落、滴、湿、润、沐”这几个字写在黑板上。]评议交流结果:你们很会思考,提出的这些字都能体现雨的特点,真正掌握了对春联要做到词类相当。
  师:这么多字,到底用哪个好呢?你们好好读读,想想,说说理由。
  [课堂非常安静,过了一会儿,一只只小手陆陆续续举了起来。]
  生:雨点“打”在花朵上,力量很大,会把花瓣打落的,是不是有些太残酷了。
  (师评议:从字中都能感受到力量的大小,真会读书。)
  生:“落”字让我看到了比较大的雨点,像夏天的雨。而“风拂千条柳”带给人一种春的气息,我认为这里的雨应该是春雨,“落”字用在这里不合适。
  (师评议:你能联系联系前半句春联,将不同季节的雨进行比较,有自己的想法。)
  生:“滴”字虽然也写出了雨的特点,但联系“水滴石穿”“屋檐上滴下的雨水”,我觉得这场雨下的范围不大,雨点比较大、比较稀疏,搭配“万朵花”不够恰当。
  (师评议:你是一个很善于观察的孩子,说得有道理。)
  生:下雨天,我衣服上、鞋子上、头发上、脸上被雨打湿了,凉凉的,好久不干,我心里总有些不舒服。我觉得“湿”了的“万朵花”不太美。
  (师评议: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也是一种帮助读书的好方法。)
  生:我觉得用“润”比较好,写出了春雨细细的、下起来轻轻的特点。《春夜喜雨》中不是有一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吗?
  (师评议:你和大诗人杜甫产生了共鸣,真了不起!)[
  生:我也认为用“润”字比较好,春雨贵如油,“润”字写出了春雨对万物的滋润,让我仿佛看到了春雨中,带着雨滴的繁花在竞相开放。
  (师评议:把所读内容变为脑海中的一幅幅图画,这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
  生:我觉得用“沐”字更能体现春联的讲究对仗。“拂”写出了温暖的春风好像温柔的手在轻轻抚摸着柳条,“沐”字写出了春雨细密、轻柔地在给花朵沐浴,花朵色彩更鲜艳了,更显得生机勃勃了。
  (师评议:你的春联中,春风、春雨都带着浓浓的人情味呢!)
  ……
  最后,学生一致认为,用“润”或者“沐”都合适。
  教学反思:
  1、练习和课文《春联》联系紧密,但本次练习的设计意图不单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春联讲究对仗的特点,还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辨别、选择,不但要词类相当,还要做到最恰当。教师在钻研教材是要准确把握要求和重点,备课中要充分预设。
  2、这样的练习设计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构建新的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巩固。
  3、学生的能量不可小觑。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充分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深入地思考,利用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在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辨析、选择。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合适的表达机会,给他们充足的空间和时间,适当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9 00:11 , Processed in 0.06356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