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回复: 0

[语文下册]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二(1)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梢暇恋”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
  “颤”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yìng“一簇”中“簇”读cù“隙”读xì
  ②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_____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
  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8 19:42 , Processed in 0.05904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