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五年级练习设计——语文活动课教学(摘要)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中的活动教学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的方面有许多,以下是其中之一。选取活动角度方面。所谓选取角度,是说在一节课中要以某种活动或某种学习活动的组合作为主要活动,教师要突出这主要活动的设计,并通过它来带动学生在课中的积极活动。下面是《桂林山水》的教学设计,其主要的活动角度为读写结合。
  教师引导:
  1.帮助掌握第一种语言现象。
  (1)引导理解句意。出示:我看见过( )的大海,欣赏过( )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 )。
  让学生思考这句话进的是什么意思。
  (2)指导领悟表达方式。“大海、西湖、漓江水”  这三者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同样表达方式的句子还有吗?你怎么知道的?
  (3)引导借鉴写作方法。提示:我( )过________,( )过________,却从没( )过________。
  (4)辅助小结学习方法。(理解语言意思——领悟表达方式——运用方式表达)
  2.帮助学习第二种语言现象。
  (文中有关漓江水“静、清、绿”的内容)
  提示写作范围:星星(多亮、美);葡萄(多绿、甜);菊花色彩(白、黄、绿)。
  学生活动:
  1.默读思考后书面练习:
  (1)( )的大海 ( )的西湖
  (2)这句话的意思是漓江的水既不同于_______,也不同于________。
  (3)圈画连接词(我看见过,欣赏过,却从未见过。)
  (4)相互讨论,积极思维。
  (5)根据自己原有认知水平,进行仿写或创造性描写。
  (6)交流信息,互为评价、补充与矫正。
  (7)同桌讨论,归纳方法,思维过程外显。
  2.按总结出的学习方法,由组长组织合作学习,自读自悟、质疑、讨论、写作。
  推荐代表按“语言意思——表达方式——仿写练习”汇报合作学习情况,其余组进行评价,然后补充、矫正写作内容。
  这样的读写结合,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为学生自主活动创造条件,并贯穿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训练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4 18:08 , Processed in 0.05436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