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学建议——《我的战友邱少云》的心理描写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要通过“我”的复杂的内心活动,去体会邱少云的伟大精神。下面分析心理描写。
  1.“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够救出自己的战友。”
  我们知道“他(邱少云)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情况万分危急,如不采取措施,烈火很快就会吞掉他的生命。是没有办法吗?不是!1.文中的两句心理描写告诉我们,当时邱少云自己可以救自己,“我”也可以救他。但是邱少云没有那样做,“我”也不能那样做。
  2.“但是这样一来……这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这一心理描写,一方面说明了邱少云不去扑灭身上的火和“我”不能去救战友的原因;另一方面反映了在生死关头,英雄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整个部队,整个作战计划。这体现了战士的高尚情操。
  3.“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或者突然叫起来。”
  这两句说明了“我”对处在生死关头的邱少云的担心,生怕邱少云忍受不了烈火烧身的痛苦而暴露目标,使整个作战计划落空。“年轻”一词强调了“跳起来”或“叫起来”的可能性。因为年轻,就缺少战斗经验,缺少各种风浪的磨炼,缺少忍受痛苦的意志。可见“我”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这一心理活动,烘托出了邱少云烈火烧身时那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危险处境。
  4.“我不敢朝他那儿看……火突然间熄灭了。”
  这一心理描写说明了“我”复杂、焦急而又矛盾的心情。邱少云是“我”的战友,烈火在吞没他活活的生命,“我”怎么忍心看呢?可是阶级的情、战友的爱,使“我”又忍不住不看。这体现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同时反衬了邱少云忍受的巨大痛苦。
  5.“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写出了“我”内心痛苦的程度。痛苦的原因不仅仅是邱少云是“我”的战友,更主要的是他是一位严守纪律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通过对以上几处心理活动的分析,邱少云的高大形象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01:15 , Processed in 0.04816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