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回复: 0

[语文下册] 《颐和园》教学设计二(3)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齐读全文。昨天我们领略了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佛香阁的美景,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桥的美景。
  二、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
  (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教师在范读时,要通过表情语气的变化,感情的处理来加以体现。
  (2)学生模仿练习。
  (3)指名朗读、齐读。
  三、默读课文,体会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游览顺序、观察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序。)
  2.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游览顺序。
  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
  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四、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五、检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2.学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8 03:54 , Processed in 0.058461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