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回复: 0

[语文下册]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二(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回顾旧知
  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并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到小钱所遭受的不幸,以及合适的骨髓对小钱的重要性。我们在为小钱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为他感到庆幸,因为在海峡彼岸,有一位台湾青年,正无私地为小钱捐献骨髓,来挽救他十八岁的生命。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吧。
  二、深入阅读文本
  1、默读3—6自然段,了解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所发生的一切,请你用一个词来谈谈你的感受。
  2、为一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捐献骨髓,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待的?
  学生谈自己感受,老师引导:帮助他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3、捐献骨髓的事例,并不止这一件,而作者却单单写了这件事,那这件事例有什么特别让人感动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上记号。
  (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地方以及感动的原因。)
  ——这例骨髓移植手术跨越海峡两岸,有着深远意义。
  抽取骨髓的工作是在剧烈的余震中进行的。
  4、有那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余震的可怕?找出来读一读。
  5、同学们,我们可以想像余震每一次发生时的情景:大地颤抖,房屋摇晃,玻璃破碎。人们惊慌失措……这一切让人感到多么可怕,而此时,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反应如何呢?
  课件出示:
  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6、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更深入体会台湾同胞不顾亲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小钱的精神的可贵。
  7、台湾青年的爱心和骨肉同胞的亲情,伴随着那涓涓流出的骨髓,被带到海峡彼岸,给小钱带来生的希望,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三、点明主题,想像拓展。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感受“生命桥”一词的深刻内涵。
  师:你认为这仅仅是一座生命桥吗?
  课件出示:
  它还是一座桥,因为。
  学生根据提示,用此句式说出自己的感受。
  2、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小钱在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后,他的身体一天天恢复健康,苍白的脸也红润起来了,生命之花傲然绽放,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感激。假如你就是小钱,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情感得到升华。/
  3、老师小结。
  教材分析: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文章告诉我们,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设计思路:紧扣课题展开教学,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情景交融,让学生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与文中人物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9 11:52 , Processed in 0.04178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