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回复: 0

[语文下册]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的物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设计特色】
  充分自主读悟,有效地互动合作,积极地探究。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情感,并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合理的想象,景、情一体解读。以“读→想→悟→背”学法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滚动推进学生自主探究和感悟。
  【教学目标】
  1、学会“庐、瀑、炉”3个生字。
  2、朗读、背诵、默写《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幅自制的庐山瀑布图、有文字的资料、教师创写的几首诗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大体如下:
  一、课前谈话。
  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为学生加油、鼓劲,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引旧入新。
  1、谈话激发学生背诵二年级时已学过的一首古诗《夜宿山寺》。
  ⑴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⑵说说此诗是谁写的,是抓住哪一个词来写的?(高)
  ⑶你认为李白写的诗有什么特点?(想象丰富,气魄雄伟)。
  2、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次来领略一下诗人的这种浪漫的风格。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
  另一首写景诗《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3、读课题。学习生字“庐、瀑、炉”,并辨别“庐”与“炉”。
  4、回忆、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及方法。
  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准备怎样学习这首诗呢?
  ⑴学生回忆讨论。
  ⑵教师帮助梳理归纳,板书“读、想、悟、背”。
  三、读读诗。
  按同学们讨论的方法步骤,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
  1、学生读诗(可以自由读、同桌一起读、互换读、对读)。教师巡视点拨。
  2、教师范读。
  3、指导朗读,师生同读。
  四、抓重点词句想一想,悟一悟。
  1、自主探究释疑。
  ⑴独自在诗中找出不懂的词句,作上记号。(弄明白后,再把记号改成“ ”笑脸,让生感受读书的快乐。)
  ⑵借助注释、字典和相关资料自主释疑。
  2、合作探究。
  ⑴小组内讨论交流,相互解疑。
  ①     说说哪些词句你读懂了。
  ②     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讨论解决。
  ③     感受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⑵全班交流。
  ①     质疑问难。提出在小组内还没弄明白的地方,大家来帮助解决。
  ②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③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结合诗文画面说。
  ④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总结全文。(略。边总结边板书)
  4、鼓励学生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5、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五、背诵诗。
  1、指导感情背诵。
  2、自由试背。
  3、师生齐背诵这首诗。(回味诗意,整体感悟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看着画
  面有感情地背诵。)
  各位小诗人,我们已经来到庐山脚下,请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吧。(齐背诵)
  4、我们再用歌声来赞颂庐山瀑布的壮美吧。(师弹奏,生齐唱)
  六、延伸拓展。
  1、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从《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品味到了词句的精美,也受到了诗人大胆夸张、想象手法运用的启发。用你手中的笔,写出你心中最美好的诗;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你想象中的壮丽雄伟的庐山瀑布图奉献给大家,让老师和同学们与你同分享创作的愉悦。小诗人,小画家们快快行动吧!
  2、展示老师创写的几首小诗。(起一个鼓舞、抛砖引玉的作用吧。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老师都能写,我也能写。)
  学完了这一课,老师写下了这么几首小诗,和大家交流交流,请同学们与我同享写诗的快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8 01:31 , Processed in 0.051446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