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回复: 0

[语文下册] 《古 井》教学设计资料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哺育”、“报酬”、“陶冶”、“晨光熹微”、“络绎不绝”等词语。能用“陶冶”、“哺育”、“络绎不绝”等词语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古井行到启迪,懂行了应该怎样做人。
  3、通过学习课文,懂行古井为人们作出了贡献而不要报酬,从而体会乡亲们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4、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并能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含义较深的词语和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卡片、图画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二、教学过程
  1、提题谈话
  这篇课文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讲的是“我”的故乡有一口古时候留下来的水井。多年来古井一直为人们提供泉水,无私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到很大的启迪,赞美古井无私奉献自己全部力量的高尚风格。这篇课文生字比较多,有些句子的意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共同探讨。
  2、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一遍,借助字典识字和理解词语。
  3、通过自学,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4、检查自学情况。
  (1)拼读生字,读准字音,出示容易读错的生字练读。(卡片)
  rǔ      bǔ       táo  yě       qiàn
  乳  汁   哺  育     陶  冶         歉   意
  luò yì                xún       chóu
  络   绎不绝      年过六 旬      报  酬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注意“熹、暮、瘸、酬、歉”等字的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
  5、训练区别形近字,不要写错字形。(出示小黑板)
  熹(  ) 暮(  ) 绎(  ) 歉(  ) 冶(  )
  喜(  ) 幕(  ) 译(  ) 谦(  ) 治(  )
  6、理解课文中有关词语。
  “启迪、无所求、年过六旬、微熹初露、络绎不绝、暮色降临、相依为命、难以估量”。
  7、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检查能否读正确。
  8、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讨论归纳。
  (1)古井像母亲一样哺育乡亲们。
  (2)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古井来取水。
  (3)乡亲们长年帮助老人担水。
  (4)不收报酬老人歉意。
  (5)乡亲们用古井作对照。
  (6)古井陶冶了乡亲们的情操。
  根据每个自然段意思给课文分四段。(学生试分,教师检查)
  9、范读课文。
  10、作业练习
  (1)区别字形,比一比并组成词语。(出示小黑板)
  (2)学生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讲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节课,同学们经过初读课文,学会了本课字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以及给课文进行了分段。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读课文来进行课文分析。
  二、讲读课文
  1、出示挂图。先同学们观看。提问:同学们这幅图上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画的主要景物是什么?(一口水井,和来担水的人)从图画中我们看到这口水井就是我们课文中讲的那口古井。(板书古井)。提问:“古井”是什么?(古时候留下来的水井)这一段讲了古井的一些什么?(古井的位置,井水“清凉可口”)这口古井与村里人们的密切关系?(大半个村子的人,都到这儿取水)作者用了怎样的比喻来赞美这一口井?(板书:温情的母亲,甜美的乳汁)这里是把古井比作一位温情的母亲。出示卡片:“母亲……乳汁……哺育”这里是借物来比喻人。(板书:以物喻人)  2、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提问:这一段写人们到古井取水的情形,从哪些方面进行叙述?(1)从时间上看,取水人多,书上哪些词语可以说明?(从微熹初露到暮色降临)(2)从人数上看,取水人从书上哪些词语可以说明?(络绎不绝地闪过)“闪”安形容挑水的人过得快,还一个接一个。(3)从听到的声音看,取水人多。(挑水的工具发出的响声,象刚下过一场春雨)。同学们请思考来古井取水的人从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体现出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表示?(板书:取水人多,络绎不绝)提供的水是怎样的水呢?(板书:提供生命的泉水)。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井给我们提供的水是生命之水,这么多人都要饮用她这说明了什么?(板书:以水养人)出示卡片,学生读词语“微熹初露,暮色降临,一支支,络绎不绝,湿漉漉”。
  教师小结:取水的人多,说明古井和人们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离不开古井。因此,作者用“温情的母亲”、“甜美乳汁”、“哺育”来比喻。她提供的水是生命的泉水,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过渡谈话:故乡的古井,不仅为乡亲信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情操,还懂得了怎样做人。这些事在作者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讲古井陶冶乡亲们品格的例子。
  3、同学们现我们来学习(3——5节)。请一大组齐读。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提问:在古井边每天都有一些事发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写了动人的取水场面,还有哪一件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同学们想一想,是一件什么事请思考回答(指名回答,讨论:村里乡亲们帮助一对老人的故事。)这对老人遇到什么困难?在课文中找到有关内容,读一读,(遇到水的困难)乡亲们是怎样帮助这一对老人的?请同学们找出有关词语说明。(今儿……明儿那个;长年不空,总是满缸水)提问:乡亲们这样做接受过老人的报酬吗?(没有)为什么?(因为古井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课文中哪句话体现出来?(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这句话表现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是讲人们不仅从古井中汲取生命的水,而且还把古井看作了高尚的典范,以古井的精神来帮助别人,表现了人们受到古井的启示,以古井为榜样的思想感情。)(板书:帮助老人不要报酬,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从乡亲们帮助老人不要报酬,说明了古井陶冶了乡亲们的情操,以她的美德教育了人。(板书:以德育人)
  5、齐读课文最后两节。通过读后我们知道:文章更深刻地赞美古井的品格,使乡亲们懂得了怎样做人。提问: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抒发感情的?(先用“不仅……还……”赞美古井,让乡亲们懂得怎样做;然后用“难以估量”“无所求”来赞美古井“无私”和“贡献”。最后用离乡十七年还常想起古井的启迪,来赞美古井的品格。)
  提问:作者从那口古井受到什么启迪?(启迪们怎样生活,怎样做……)(板书: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6、教师小结:作者通过赞美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阗生命的泉水,还陶冶了乡亲样的品格,教育了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人。进一步写了人们把古井当作自己的榜样,深情地赞美了古井对人们深切的启迪。古井时时刻刻都在向人们无私的奉献着。(板书:无私奉献)
  7、通过以上的讲读学习,和上节课同学们划分的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古井的位置和作用。
  第二段:讲来古井挑水的人多。
  第三段:讲村里人长年帮助老人挑水,不要报酬。
  第四段:讲古井给人们的启迪。
  8、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三、课堂练习
  (1)用“启迪”、“络绎不绝”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温情的母亲   甜美的乳汁(以物喻人)
  取水的人
  提供生命的泉水(以水养人)
  古井    络绎不绝
  帮助老人                              无私奉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7 02:54 , Processed in 0.05783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