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之一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启读,激趣质疑引入文
  1.教师动情地讲述《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同学们,当你有那么一天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你会是什么心情?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高兴、激动、兴奋……)
  是啊!的确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时刻,然而有这样一位大哥哥,在接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却忧心重重,不知所措。(学生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他是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姐姐为了照顾他,辍学工作,赚钱供他上学,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呵护得无可挑剔,从小到大十几年不让他干任何家务活,只要求他努力学习。读到高三毕业,他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交流,正常必要的人际交往都很少很少,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无奈,又喜又忧的姐姐只好陪他一起去大学报到,但学校不允许这种情况的陪读,姐姐千叮咛万嘱咐后担心地离开了。他坚持不到3天便哭着打电话要姐姐来接他。因为他根本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除了埋头学习,他一切都不会做。结局是遗憾而又令人无奈的,他退学了,与已经实现的大学梦想做了最后的告别。
  2.请学生自由发言。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有些什么想法?
  3.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位可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结局?是他的错?是爱他的姐姐的错?还是谁的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桃花心木》那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整体感知观其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3.教师请举手最快的前十名同学串读课文。
  (师生共同正音,并对他们积极读书的态度予以表扬。)
  三、精读,潜心会文领其意
  1.教师:同学们,读书只做到正确流利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书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味、读出神,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达到这样的要求,那么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2.再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反馈学生画出的句子及不懂的地方。
  4.抓住重点句段,感悟育人真谛。
  学习12、13自然段。
  ①指名读。想一想: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②逐句品读。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相机指导朗读。
  (学生之间互动竞争,进行朗读比赛。)
  ③全班交流自己从读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教师小结。
  学习14自然段。
  ①投影出示此段课文,全班齐读。
  ②自由朗读,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
  ③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理解:”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④学生自悟,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15、16自然段
  ①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
  ②小组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
  ③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四、展读,联系实际话育人
  1.分角色表演,种树人与“我”之间的交流。
  ①同桌组合练习。
  ②推荐上台表演。要求:注意人物的身份、语气、可以自由发挥。
  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
  同学们,成长为一棵抵御风雪,顽强生存的参天大树的确要付诸于不懈的努力。在挫折与逆境中锻炼、成长,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成才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3 03:28 , Processed in 0.05197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