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徐悲鸿励志学画》留学生涯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19年,在蔡元培、傅增湘的帮助下,25岁的徐悲鸿获公费赴法留学。到达巴黎后,先在各大博物馆仔细观摹西方艺术的精华,比较他们与东方艺术的不同之处,数月绝笔不画。然后入朱里安画院学习素描两月,后又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入弗拉芒格画室。每次竞试,都名列前茅。课余,便到卢浮宫和卢林堡美术馆研究大师的作品,临摹德拉克洛瓦、委拉斯盖兹、伦勃朗等作品。课余,则到罗浮宫和卢森堡美术馆临画。他站在十八世纪末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洛克瓦的巨幅油画《希阿岛的屠杀》前,深深地被激动,以致热泪盈眶,不能自己。
  1920年冬,法国大雕塑家唐泼特介绍徐悲鸿认识了法国国家画会的领袖达仰,他当时享有很高的威望。从此,徐悲鸿每个星期天都去聆听达仰的教导和参加该派艺术家们的茶会,深受教益。达仰勉励徐悲鸿说:“学美术是很苦的事,不要趋慕浮夸,不要甘于微小的成就,”他要徐悲鸿精绘素描,并养成默写的习惯。徐悲鸿遵从达仰的教导,很见功效,于是更加努力。先后有《怅望》、《萧声》、《琴课》、《扶猫人像》、《远闻》、《马夫和马》等杰作问世。仅1927年就有9幅作品入选法国国家美展,获得很高的赞誉。
  1921年4月法国国家美展开幕,徐悲鸿从早至晚仔细观摹,走出会场时,才发现外面下着大雪,而他整天未进餐,又缺少御寒的大衣,顿时感到饥寒交迫,腹痛如绞。从此患上了严重的肠痉挛症。他常强迫自己忍痛作画,现仍保存的一幅素描上便写着:“人览吾画,焉知吾之为此,每至痛不支也。”
  这年夏天,病更重了,而学费已完全断绝,他只好去柏林。徐悲鸿在柏林认识了柏林美术学院院长康普,并看到门采尔、绥干第尼及康普的作品,感到在法国见到的佳作虽多,仍受局限。他最爱伦勃朗的画,便去博物院临摹,每天都持续画10个小时,其间连一口水也不喝。特别在临摹伦勃朗第二夫人像时,下了很大的功夫,觉得略有收获但仍不能用在自己的作品上,于是更加努力。
  1923年,徐悲鸿回到巴黎后,以油画《老妇》,第一次入选法国国家美展,再谒达仰。
  1927年春,徐悲鸿赴意大利和瑞士,流连于圣彼得寺的名雕和西斯廷教堂米开朗基罗的壁画之前,纵情欣赏了文艺复兴时代大师们的杰作,并游览了庞贝古城,领略西方古代艺术的气氛。
  经过8年国外勤奋刻苦的学习和钻研,徐悲鸿怀着复兴中国绘画的决心,回到久别的祖国,居上海霞飞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6 03:42 , Processed in 0.04870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