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之三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的:
  理解诗中语句,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词。
  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可以画成图画或扩展成一篇散文或故事。
  教学过程:
  一、题解。
  “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是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
  二、自渎,扫清生字。
  1 、读准字音。
  2 、解释词语。
  三、齐读,指名谈词句的意思或描绘的意境,学生评议。
  四、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构思、写法,讨论下列问题。
  1 .开头两句写景,描会了哪些景物? 有何特点?
  明确:茅舍、小溪、青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的小景,将它们组合成一个画面。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富于田园特色,
  2 .后六句写人,写了哪些人物的哪些活动? 为什么这样构思?
  明确:通过翁媪打趣闲淡,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的简单情节,安排,寥寥几笔描画出一幅富于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表现了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小结: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不事雕琢而纯用白描,写人物的活动富于变化,写白发翁媪,先闻其声:写大、中、小儿.后见其人。寥寥几笔,如实描摹,写出—家两老三少的活动,全词只摄取了一个很平常的生活画面,如同一幅素描,却写得生趣盎然。
  五、学生朗读、背诵。
  六、课堂作业:
  1 、根据词的意境,画一幅田园景象图。
  2 .展开合理的想象,将《清平乐》扩写成300 字的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9 09:27 , Processed in 0.06541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