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回复: 0

[语文下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参考——“√”的来历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符号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特色十分鲜明,并非从国外引进。它被称之为“对号”。表示完全正确。使用中叫勾、叫挑。它不仅用于教师批阅作业,应用范围很广。
  一、文告。如判决书。古代执行死刑,司法程序规定须由刑部呈请皇帝“勾决”。一笔勾销是勾决形象的注解。
  二、榜示。如录取名单。张榜公布的名单末尾,最后一名名下勾红,以示名单正确无误。榜末一名俗称坐红椅子。有个成语叫名落孙山:过去有个读书人孙山参加科举考试,考中最后一名,便居榜尾,勾红后再无一人,名落孙山后便是落榜了。
  三、账册之结算。商号的流水账,于日清月结之外,五月、八月、春节三大节盘账结算,于结清之外打红挑儿,以示账目清楚、正确无误。文告、榜示、账册、作业大体上是对号由官府到民间的应用情况,当然还有其他诸多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4 08:08 , Processed in 0.05411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