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丰碑》网络课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意见。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丰碑》教学设计
  一、配乐导入。
  1、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英雄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后读题
  2、学生借助学习网站中“忆海畅游”网页自由选择浏览一下图片、录象或文字资料,加深理解时代背景
  [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了,今天的孩子不容易理解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精神。借助网络丰富的信息量,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浏览,对于理解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帮助。]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同时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交流。
  [扫清学生学习中的障碍,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同时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这个环节打开学生相互交流的闸门,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在读中获取的信息内容表达出来。]
  三、再读课文 。
  1、师: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再读课文,在文章开始和结尾处找出两个带问号的句子;
  2、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后齐读。
  3、第一句是将军的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在课文中找一找。
  4、学生找出四个“可能”后,师生合作读句子。
  [在初读了课文之后,学生能很快地找到有关句子,同时,也有意识地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
  师生合作读句子,把老师放在了学习的合作者的位置上,是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既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重点突破,精讲赏读。
  1、(过渡)如此恶劣的环境,让所有人都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那么这支队伍有没有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队伍在继续前进,展现在将军面前的是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
  (CAI课件出示画面,教师配乐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
  2、  师: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借助网页“自学天地”中“自学向导”“词语导航”的帮助进行自学,最后还可以选一段你认为最合适的音乐进行朗读。
  3、学生自由学习,自主浏览网页。
  4、学习小组交流自学收获和疑难。
  5、交流反馈。
  6、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你为这段选择了什么样的音乐?
  (指名读;同学推荐读;全班模仿读)
  7、面对着这样的感人画面,将军的神态发生了变化,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将军神态的有关句子。
  8、学生进入“自学天地”自由复制粘贴描写将军神态的句子,并思考将军为什么发怒?
  9、(广播教学)根据学生回答,调用学生机。
  10、师:将军指导这位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吗?这时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学生齐读这一段。
  11、师问:将军由发怒到现在愣住了,这时他会想些什么?
  12、师:将军的千言万语只能化作一个动作:敬了一个军礼。让我们带着对这位军需处长的敬意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配乐朗读)
  [两个自然段的借助网页自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本环节教学设计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配上恰如其分的音乐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动情地去学习朗读,发展语感,同时在思想感情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小组学习,强化了主动参与、相互交流,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思考,在相互交流中启发,情感和认识水乳交融,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和合作意识。体现了师生、生生、人机的多项互动。]
  五、理解感悟。
  1、(过渡)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同时课件出示插图)
  同学们,你们见过碑吗?碑是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纪念物的石头。军需处长是一个人,为什么这时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同座位互相讨论。
  3、交流反馈。
  4、师:、同学们,可敬的军需处长,离我们远去了,并和高高的云中山化为一体,然而在人们的心中,他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却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高高矗立着,它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永远前进,让我们把对军需处长的深深敬意化成我们笔端的文字,请同学们打开网页中“童心飞扬”,在这儿有一座我们为军需处长建立的纪念碑,请你们为这座丰碑配上简短的题词。
  (教师电脑监控学生,调用学生留言。)
  5、谁能用肯定的语气来说一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6、师:对,我们的军队中有这样关心战士的将军,有这样无私忘我的军需处长,有这样勇于克服困难的战士们,胜利怎么会不属于我们呢?
  [学生通过近一节课的学习、体会,对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充满了敬意,对于理解“丰碑”的含义自然是水到渠成。让他们书写题词,也使他们积淀的感情得以宣泄,同时也将写的练习落到了实处;交流题词,则使他们的情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总结拓展,升华中心
  1、现在让我们进入“网海采撷”,去回顾一下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
  2、生浏览网页,实现由课内向课外拓展。
  3、总结:(再次出示插图)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座晶莹的丰碑。
  [给学生们进入教师提供的网站自由浏览的时间,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并且习惯使用这种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01:19 , Processed in 0.04885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