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小珊迪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要求
  1.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加深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1.教育学生学习小珊迪的美好品质,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2.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本课要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2.学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书中要认识一个孩子,看看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你将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二、读预习
  1.通过预习,你说说小珊迪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2.学习要求是什么?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1.学生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标出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2.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纠缠、掏出、乞求、侍者、轧断、品质、饱受饥寒。
  3.带着思考·练习1阅读,练习给课文分段。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课文先讲小男孩要“我”买火柴,“我”没有零钱。小男孩去换零钱,却没有回来。即从开头到“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这部分内容讲的是白天发生的事情,讲了“我”对小男孩的初步认识。可作为文章的第一段。课文接着讲了小珊迪让弟弟找上门来送还应找还的零钱,“我”才知道他被马车撞伤了。小珊迪在临死前还牵挂着弟弟。即从“晚上,旅馆的侍者说……”到“他死了”。这部分讲的是晚上发生的事情。讲了“我”对小男孩的进一步认识。可以作为文章的第二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是小珊迪的悲惨遭遇令人同情;珊迪美好的品质永远给人以教育。可以作为第三段。
  4.质疑。
  5.指名按分段情况读书。
  第二课时
  一、导语
  课文结尾说:“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你是否想过,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他有哪些美好的品质?为什么他的生活这么悲惨?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仔细阅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
  1.带着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在卖火柴的问题读第3自然段。
  (穿着单衣、瘦瘦的、赤着脚。)
  2.从这些描写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家境贫寒,忍受着饥饿寒冷的折磨。)
  3.指名读描写小男孩的句子。
  4.小珊迪是怎样要求“我”买他的火柴的?
  (请、请求、乞求)
  5.结合上下文理解“请求”、“乞求”。
  (请求——反复纠缠、宁愿降价、亏本也干。)
  (乞求——低声下气、让人可怜、跑腿换零钱也干。)
  6.分析: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结合当时的环境、小珊迪的外貌回答问题。饥饿、寒冷威胁着他,他还要照顾弟弟。有了这一个便士,他们可能活下来,没有这一个便士,他们可能就会冻死、饿死。)
  7.分析小珊迪换钱很久也不见他来,在作者心里产生的想法(“我”想可能上当了)及“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的问题。
  (1)因为很久了他还没回来,作者产生了“我想可能上当了”的想法是合乎情理的。
  (2)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的第3题,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出示句子读。
  ②“断定”是什么意思?
  (“断定”就是下结论。)
  ③“那种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那种人指的是骗人的人,不守信用的人。)
  ④“我”怎样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根据他的面孔、神情是那样让人信任,他让人买火柴时的态度是那样的诚恳,来判定他不是那种不守信用的人。)
  8.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两层意思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个词把两层意思连接起来了?
  (体会“可是”一词的作用。)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二段
  1.带着问题读:谁来送钱?为什么来送钱。
  (读后概括出:珊迪受重伤,小利比来送钱。)
  2.展开想象。
  (l)小珊迪被马车撞倒后,车上的人是怎样表现的?
  (2)小珊迪是怎样找到那四个便士的?
  (3)小珊迪是怎样回到家的?
  (4)小珊迪是怎样让弟弟送还钱的?
  (通过同学的讨论达到既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富人的冷酷无情,又突出小珊迪美好品质的目的。)
  3.作者看望小珊迪时,他为什么难过?说了些什么?表明了什么?
  4.分析思考·练习第3题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出示句子,指名读。
  ②“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
  ③珊迪为什么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④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一组句子,再回答上述问题。
  我会照顾小利比。
  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
  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
  (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这三个句子中,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体,第三句比第二句更肯定。第三句话既回答了小珊迪“谁来照顾你呢?”的问题,又说明了照顾时间的长远,语气是那样的肯定,这对小珊迪是个极大的安慰。因此,珊迪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5.学习“他死了”一句。
  (l)指名读。
  (2)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仅仅三个字。它表现了作者对小珊迪的同情,在为他鸣不平;又表现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憎恨。)
  6.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讨论。
  ①小珊迪是怎样的孩子?
  (小珊迪是个饱受饥寒十分不幸的孩子。)
  ②他有哪些好品质让人们感动呢?
  (诚实、善良的品质让人们感动。)
  2.用比较法体会句子。
  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都感动。
  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
  (第二句表达了强烈的肯定语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小珊迪的赞扬。)
  五、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作者赞扬了什么?揭露了什么?
  2.看板书,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同学。
  第三课时
  1.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旅馆 纠缠 请求 照顾 感激 侍者
  断定 乞求 品质 感动 掏出 轧过
  饱受饥寒 目不转睛
  2.指导学生分析记忆字形。
  提示:
  “缠”字右边是“广”不要丢点。
  “侍”字的部首是“亻”旁。
  “质”字的部首是“贝”部。
  “侍”字的读音是shì,不读sì,部首是“亻”旁。
  3.比一比,组成词语。
  缠( )侍( )质( )
  ( ) ( ) ( )
  纠( )掏( )轧( )
  叫( )淘( )扎( )
  4.填空
  5.指导书写。
  (要求把字写工整、规范;注意间架结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10:53 , Processed in 0.05027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