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古诗两首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七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本单元生字,一类字要求会读会写,二类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初步理解字意。
  2、掌握本单元的新词,会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水泄不通"、"竟然"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背诵25课,复述28课。
  4、综合性训练,重点是反问句和背诵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
  5、口语交际:学期总结交流会。
  6、习作:改写。
  2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 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诗句中对伏句的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诗的内涵。
  2、从平淡的描写中领悟浓厚的情味。感受语言美和情境美。
  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多感情,其中友情是非常值得留恋的。我国的古代诗人为了表现彼此之间的友情,留下许多千古名句,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两首古诗,这两位诗人用不同的笔法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浓厚情谊。让我们一首一首来欣赏。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赠汪伦》
  1、初读古诗。
  (1)自读《赠汪伦》,要求读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读情况。
  a、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b、指名标出停顿。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学习古诗的学习方法。
  师:我们学习古诗一般可以分为四步进行。(1)释诗题,(2)知诗人,(3)明诗意,(4)悟诗情。
  3、用这四步方法自学《赠汪伦》。
  交流。
  (1)释诗题。
  赠:赠送。
  (2)知诗人。
  作者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李白。汪伦是他的朋友,这首诗是汪伦为李白送行时,李白送给汪伦的。
  (3)明诗意。
  a、交流难解的字词。
  欲:将要。闻:听到。不及:比不上。踏歌:用脚步打着拍子唱歌。
  b、朗读诗句。
  开火车读。
  齐读。逐行朗读,理解。
  c、指名说说诗意。
  李白我乘船要走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脚 打节拍唱歌的声音。即使那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4)悟诗情。
  a、李白描写自己要走了,汪伦来送行的一件事,从诗中的哪些语句你体会到他们二人比潭水还深的情谊?
  b、如果你是李白,你看到这感人的情景,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叹与感激之情。你能来朗诵一下这首诗吗?
  指名朗读,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试背。
  三、总结全诗
  李白运用夸张的写法,向我们表达了他与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一个“忽”字既表现了诗人吃惊的心情,也紧紧抓住了我们读者的心。全诗浓烈奔放,是李白的传世名作,现在更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话来表达朋友之间的浓情厚意。
  再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齐背《赠汪伦》。
  2、《赠汪伦》的作者李白运用夸张的手法,奔放的语言,抒发了自己与汪伦之间浓厚的情谊,而《过故人庄》这首诗的作者孟浩然则用细腻的语言,平淡的词汇告诉了我们与人交友于平淡中见真情的真谛。
  二、初读古诗《过故人庄》
  1、自读,注意读准字音。
  2、划出诗中不理解的词语,准备交流。
  3、指名读诗,正音。
  三、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1、释诗题。
  “过”:访问,“故人”:老朋友。
  访问村庄里的老朋友。
  2、知诗人。
  简介作者孟浩然。
  3、明诗意。
  (1)自读,画出难理解的词语。
  (2)交流。
  具:准备。黍:煮饭的小米。郭:外城。
  轩:窗子。话桑麻:闲谈农家生活。就:亲近。
  (3)朗诵。
  “开火车”朗读。
  齐读。
  逐行朗读,逐行理解。
  (4)指名试说诗意。
  老朋友备办了丰盛的饭菜,“我”接受邀请来到农家探望;只见绿树将村舍环绕;青山在城墙外蜿蜒起伏;打开窗户对着屋旁的园地,举着酒杯闲谈农的生活;等到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我会乘菊花开时再来探望。
  4、悟诗情。
  (1)这首诗非常平淡,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与友人之间的感情的?
  (2)你喜欢读读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四、总结全诗
  这首诗用词清雅,仿佛拿出了一幅水墨画放在了我们面前,画中最浓的是友人间彼此惜别,不忍离去的画面,让我们再好好品味一下这优美的诗句。
  训练学生读好古诗。
  齐读古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7 13:35 , Processed in 0.04735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