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绿(比较阅读)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理念:
  1、运用比较阅读引领学生品味欣赏不同环境、不同时空、不同天气中的绿,有效地强化、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以创新教学为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多视角地认识事物的学习方法,养成细心体悟、含英咀体的阅读习惯。
  3、运用新的观念教学传统教材,以达到“老文”新教,常教常新的目的。
  教学目的:
  1、感知课文,激发对“绿”的兴趣。
  2、在比较中,感受灵隐之绿的深沉和丰富和花港观鱼的奔放,具有生命力。
  3、培养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懂得同一种绿在不同地点,不同时空,不同人眼中也是不一样的,培养欣赏的能力。
  4.  通过阅读比较积累有关绿的语言和表现手法。
  课前准备:课件制作。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认识各种绿之间的异同点。
  课前准备: 读有关描写春天的文章(特别是描写绿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立足生活,谈中渗比
  师: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美丽的景色,你能谈谈身边的美景吗?(让学生初步感受身边的形形色色的美,使身心融入美的境界之中。)
  师:刚才听了大家的交流,马老师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我们身边处处有美景。今天,马老师要让大家跟着当代女作家宗璞去游览一下美丽的杭州西湖。
  1、出示课题“绿”宗璞《西湖漫笔》(课件一下子将学生带进一片绿色之中,课件更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粗感绿意。
  1、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地方的绿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找一找。
  2、生读课文。
  3、指生回答(课文主要写了灵隐和花港观鱼的绿。)
  三、精读细品,比中悟绿
  (一)、品读林隐,走进绿境
  1、你最喜欢哪一处的绿呢?(灵隐或花港观鱼)
  2、让我们先读读第2节,看看灵隐的绿是一种怎样的绿,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3、生各抒已见,师随机穿插朗读
  4、总结朗读:是呀,灵隐的绿,从空中绿到地面又绿到水中,让我们感到满目是绿,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谁能读出这种感觉呢?指名读。(对课文文本有了初步的感受,这是阅读比较的基础。)
  (二)、直观对比
  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让马老师感受到了灵隐的满目是绿。如此优美的环境,不妨让我们亲身感受一下吧!瞧,这就是灵隐。(点击课件)学生直观欣赏。
  师:那么花港观鱼的绿又是一种怎样的绿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先去花港观鱼瞧一瞧。(再次点击课件)
  师:从录像中你发现了什么。(或:花港观鱼和灵隐的绿相同吗?)(得出:不一样)
  (三)、咬文嚼字,含英咀华
  1、          请同学们仔细读读2、3两节,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比较阅读的范围可有不同,同一篇课文内容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同一个作者由于切入点、写作方法、心情愉悦等的不同,所以体现的绿、对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前者给人一些清凉,给人一种静,而后者给人一种勃勃生机、充满活力。)
  (四)、反复吟诵,以声表情
  1、师引入:同是写绿,由于作者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前者让我们感到一种清凉,一种幽静。而后者让我们感到勃勃生机,充满活力。不同的感觉,读也会不一样。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自己读
  3、指名读、齐读
  (让学生在通过阅读比较的基础上读,并且自主地选择朗读内容,阅读的效果就能从学生的读中充分表现出来。)
  四、拓展比较,内外结合
  (一)师引入:地方确实让人流连忘返,同学们你们喜欢绿吗?(喜欢)有两个孩子和你们一样也喜欢绿,他们还写了两篇文章。马老师读了也很喜欢,我选了两个片断推荐给大家欣赏,请你们读读他们笔下的绿和课文的绿有什么不一样?可选择其中一个片断读。(在文本比较的础上,再来利用视觉来品味他们的不同。不同作家同一体裁的比较阅读,作家因个人气、经历不同,即使写同一内容,也将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呈现不同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比较中,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组合积累,从而让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装的迁移思维水平。)
  (二)、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是,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勤于用自己的笔去描绘生活中的美,成为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可以逐步提高对文体知识、语法知识、语言运用等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的梳理水平,对学生装养成良好的新闻记者理解、写作习惯大有帮助。)
  总结:是呀,同是写绿,由于地点不同、作者不同、时间不同、表达手法不一样,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三)课外延伸
  《绿》   朱自清   精点散文
  《绿》   艾青     精美诗歌
  英国泰戈尔散文
  ……
  (叶圣陶先生说:“就读的方面来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所以在教学结束之时,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把比较阅读带入自己的课外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附:
  1、板书:比较       切入点
  表现手法
  环境
  动静
  色彩
  天气
  心情
  2、材料:
  片断一
  绿(石怡超)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绿”字在春天体现得淋漓尽致。田野里那嫩绿的麦苗,随着微风轻轻飘动,似乎在春天这个大舞台上跳着草裙舞。道路两旁那刚刚长出嫩芽的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响声,一棵棵树木,仿佛在合唱“春天之歌”。草地上的小草在春光的诱惑下,急不可待地从地底下钻出小脑袋,望望那阳光明媚、生气勃勃的春天。这又为土地铺上了一条绿色的大地毯。绿的麦苗、绿的树木、绿的小草,真是绿满春天。
  (充满童趣)
  片断二
  绿满校园(片断)
  当严冬来临,杨树、悬铃木树和小草都无可挽回地凋零之后,整个校园的绿色便集中在那几株傲霜的松树和越长越绿的冬青树上。教室前面的冬青树,伸展着绿得发亮的叶子,仿佛要把自己的绿色献给校园。一见到那北风吹不动,大雪盖不尽的松树,我便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岁寒知松柏”的赞叹。冰雪中看到那松树苍翠的枝叶时,难道你就不感觉到温暖,看不到希望吗?难道你就不觉得冰封雪压,它那青春的血液照样在流动,生命的力量照样是不可抗拒的吗?
  (冬天的绿给人一种顽强的精神,不可抗拒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05:38 , Processed in 0.05919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