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要点:精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并相机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演示课件:(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图片)
  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色吗?
  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渡过的呢?
  2、引入:(课件出示图片)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你们想知道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2、3小节
  1、同学们,你们读到了吗,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
  2、学生交流
  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
  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
  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3、指导朗读
  结合学生的交流,请他们读
  你能读好么?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你会用朗读表现吗?
  4、引说:
  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思念弟弟呢!)
  三、学习课文第4节
  1、过渡:(演示课件:课文插图)
  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你们想知道苏老先生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谁吗?
  2、指名朗读
  指导看图
  同学们,这时候的苏轼神情怎样?(眼睁睁)
  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指导读好“偏偏”一词。
  3、交流讨论
  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师:同学们,看,明月当头,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丽,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你现在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月亮会想些什么?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
  4、配乐朗读
  是呀,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苏东坡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指名朗读,齐读
  四、自由朗读5、6小节
  1、过渡: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
  2、交流讨论
  ⑴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重点理解“悲”“欢”“离”“合”,“隐”“现”“圆”“缺”的意思)
  ⑵“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⑶他还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读第二句
  联系上文说说
  3、想到这里,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课件出示)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学生跟着老师读(师生共读)
  4、指名读,问:你们想了解这五行词的意思吗?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聪明的同学最先找到。
  5、指名再读意思
  问:这意思你们都读懂了吗?
  指名读意思
  6、出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们能找到这句话的意思吗?指名说
  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
  7、出示词文,师范读
  8、指名生读,提示:低声吟诵
  五、总结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来感受一次苏老先生在中秋之夜的感情变化吧。
  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词的全部吗?
  出示:师范读——课后你们自己去想想它的全部意思,好吗?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21:54 , Processed in 0.04427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