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观潮》教学设计之六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潮来时的几个句子。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引导初读课文。
  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四、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词语“横贯”。“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四段。
  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2、交流讨论。
  五、课堂小结: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补充介绍钱塘江大潮。
  三、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1、《观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种观察方法体现了大潮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
  2、大潮到来的时候有哪两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主要抓住潮水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从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体现的。
  四、巩固生字新词。
  五、课堂练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抄写下来。
  3、练习背诵第三段。
  六、布置作业:熟练地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9:12 , Processed in 0.04875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