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要求: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小结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弄懂了一些简单的问题。
  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积极,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能表现得更出色。
  二、抓住重点、深入感悟:
  (一)出示小黑板: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师: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诱惑?自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①生汇报句子,看出鱼大,哪些地方能看出鱼的大呢?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你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
  ②钓到这样大的鱼,我和父亲肯定很高兴,书上有个词就能看出。结合文中的词语谈一谈。读出作者钓到鲈鱼后的惊喜、得意。(板书得意洋洋)
  还可以怎样读呢?
  ③除了看出这条鲈鱼大,还能看出什么?说说。
  (鲈鱼鲜美,营养丰富。《江上渔者》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引导:带着轻松愉快的语气再来读读。谁再过过钓鱼的瘾。
  ③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得轻短、活泼。
  2、面对着到手的这条诱人的大鲈鱼,父亲和我没得意多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什么难题?
  ①生说难题。
  ②爸爸和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爸爸:坚定,从哪儿看出?
  我:依依不舍,从哪儿看出?
  a“乞求的目光”扩展理解。
  b放鱼动作,从慢慢地看出他想干什么?朗读指导。
  ③分角色朗读。
  3、父亲要我放回去,而我舍不得放回去,同学们,我到底该不该放回去呢?讨论:
  要求:小组内讨论,谈谈各自的看法,不要空谈,结合实际或者自己的经历,或者结合自己听说过的小故事,要说真心话,不要说大话,空话,假话。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待会儿还要在班级里发言。
  3、小结升华:尽管“我”舍不得放弃这条极具诱惑力的鱼,但父亲严格的教育绝不允许我放纵感情,必须战胜诱惑,把大鲈鱼放回到湖中。如果没有34年前父亲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34年后我的成功。贺拉斯说:“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财富。”
  所以当你为自己具备的某些优点骄傲的时候,你应该感谢你的父母,你的师长,是他们对每一件小事的严格要求使你如此优秀!
  (二)再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看谁还能提出问题?
  1、“鱼”还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特殊的含义)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
  作者会怎样抉择?举例说。
  2、读作者的启示,联系这个故事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板书)
  3、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34年前,我不理解父亲,不理解父亲那严格的要求;34年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是充满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同学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因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历练自己,你必将成为有道德的人,必将走向成功!
  三、扩展:
  1、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你曾经禁不住哪些诱惑?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样真诚的与大家共享?打算怎样写具体?
  2、童心最美。老师把孟德斯鸠的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6:12 , Processed in 0.05519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