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之三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悔的精神。
  5、增强诊断矫治意识,提高自我诊断矫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初读,基础性诊断
  1、揭题。
  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质疑。
  (1)请学生提出读书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以学定教)
  (2)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3)交代学法: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思考,深入学习课文。
  二、精读品位,引导探究,理解性诊断
  1、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
  (2)读书汇报交流、小结。
  2、细读第六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读书汇报交流(注意理解“壮举”“嚣张”“气焰”)
  3、研读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相机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再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场面的壮观。
  思考:A、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
  B、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
  C、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观看?
  (1)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2)小结方法:回顾我们这几小节的学习,我们采用了“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下面我们还用这个方法学习下文。
  三、自读领悟,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品读三至五节,感受硝烟的经过。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要运用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研读硝烟过程。思考:分几步硝烟的?硝烟过程中人们的心情怎样?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感情朗读,做到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2、再读第六节和第一节。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一、六节。
  四、迁移内外,读说结合
  1、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背梁……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课文用什么词三件事连起来的?(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有时我们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件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
  5、练习说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6:12 , Processed in 0.05263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