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0|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内容:小学语文第七册13课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1)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要大胆、独特。先了解名人成就,再探讨个中原因,对于学生深刻领悟勤奋的巨大作用,无疑更加巧妙、合理]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自学问题的设计很有讲究,要有一定的内容跨度,要有逐步的层次递进,要有广阔的拓展空间,要有足够的思考强度,值得反复推敲,精心设计。]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可以记录教师板书,可以记录课堂上随机产生的佳词妙句。注重这种积累,会让学生受益无穷。]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注重教学的深化、拓展、延伸。一堂课上完了,学生系统地整理学习的收获,将思考、感悟、情感形诸文字,是学习过程的延伸,是学习效果的深化,是语文能力的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1:37 , Processed in 0.06177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