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回复: 0

[语文下册] 六年级语文教案——《习作2》教案1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采访录音和作文提示的学习,了解什么是采访,怎样进行采访。
  2.根据采访录音写作,要选择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并且对这些材料展开想象,写具体。
  3.用学到的方法,按采访要求采访本班老师和同学中出现的好人好事,然后写下来。
  教学重点:
  选择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将习作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讨论导人,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讨论昨晚大家看“新闻联播”节目中,记者们是怎样进行采访活动的。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一位记者的采访活动,将其表演出来。
  2.教师小结:采访是广大新闻工作者每天必做的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坏人坏事也正是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大量采访而公布于众的。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作为明天社会的主人,我们了解并学会采访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读例文,认识采访活动
  1.指名朗读采访例文,思考:
  (1)采访录音中被采访的人是谁?采访什么事?
  (2)采访材料中说的是戚老师哪个方面的事?其中有几件?哪一件最主要?“风雨无阻”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现出戚老师的什么优秀品质?
  2.小结:蔡强同学的采访录音介绍的是戚老师为学生补课的事,其中最感人的一件事是星期三晚上的补课。戚老师为朱志成同学补课不是一次。因此,我们习作要选择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写。显然,“雪夜补课”应作为重点,具体地写下来。
  3.指读“一个星期三的晚上”段,思考:
  (1)这段话哪些地方可以具体地写?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进行补充。(同桌互说)
  (2)将“雪夜补课”段完整地写下来。
  ①先写什么?②再写什么?③最后写什么?
  (3)请同学完整地说一说。
  4.再读全文,思考:
  (1)写戚老师补课的事,除“雪夜补课”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感人的事例?
  (2)对这部分内容我们在习作里怎样处理呢?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学生轻轻地、快速地通读采访例文,讨论:根据这个采访录音,怎样以“风雨无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作文的开头你认为可以怎样写?
  (2)对戚老师“雪夜补课”和“电话补课”两个事例,怎样接着开头部分写出来?
  (3)作文怎样结尾最能表达朱志成和你对戚老师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4)结合讨论,以“风雨无阻”为题,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
  2.学生读文,教师指导修改。
  3.教师小结:
  填空:根据采访录音写文章,在了解录音内容之后,先从确立________,再选择________,然后将重点材料写________,最后按记叙文的要求将________。
  四、揭示要求,循序练习
  1.同桌交流学校老师和同学中出现的好人好事,按采访要求进行采访,然后写作文。
  2.指名口述,教师指导集体评议。
  3.练习写稿。
  板书设计:
  习作2
  确立中心
  选择材料
  展开想象,写具体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08:48 , Processed in 0.04722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