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5|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3.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14  理想的风筝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深入思考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思考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的疑问。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
  1.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积累·运用四》中的《风筝》一文。
  附: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重难点: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疑点是对结尾句的理解。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 教师点拨疑点。引导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课下阅读相关篇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3 03:16 , Processed in 0.04720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