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回复: 0

[语文下册] 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教案1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1.《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作。天宝十四年(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渣,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因此十分感动,便写下了这首诗,赠送给好友汪伦。
  2.《题临安邸》作者是南宋临安人林升。这是一首题写在临安旅店墙壁上的诗,它描述了诗人在杭州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讽刺和揭露了南宋统治者只顾游山玩水,醉生梦死,忘记了山河破碎的耻辱,将收复北方失地完全置之脑后的可耻行径。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所作。这首诗充分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沦陷区老百姓的同情与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慨。
  4.在前几册里,学生已学过许多五言诗、七言诗,对学习古诗已有一定的基础。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照注释自己阅读古诗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感受我国古代进步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珍视友情的高尚情操。
  2.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说出课文后第1题句子中6个带点词的确切意思,并能正确理解诗句。
  3.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正确地背诵和默写3首古诗。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
  难点: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录音、灯片。
  二、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赠汪伦》和《题临安邸》两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解释有关词语和诗句。
  3.练习朗读,背诵和默写这两首诗。
  (二)教学过程
  1.回忆学法,揭示课题。
  (1)回忆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出示学法:
  理解课题,认识作者;解释字词,讲说诗意;
  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运用上述方法来学习三首诗,要以学生自学为主。
  2.指导学生《赠汪伦》。
  (1)理解课题,简介李白及有关本诗的故事。
  (2)听录音,初知内容。
  (3)解释字词,说说诗意。
  ①学生自由读古诗,看注释理解,并提出不懂的地方。
  ②检查自学情况,抽读古诗。
  ③逐句理解。
  理解第1句。“将欲行”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我很快就要坐船离开这里了。
  理解第2句。“踏歌”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忽燃听到岸上有人用脚步打着节拍,边走边唱的声音。
  这两句主要写什么?(主要是叙事,展示一幅离别送行的画面。)
  理解第3句。“千尺”是虚指,极言潭水之深,是夸张的说法。
  理解第4句。“不及”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虽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却比不上汪伦为我送行的情谊深。
  这两句诗用桃花潭来比喻汪伦的感情,以水深比喻情谊深。第3句诗用了夸张的写法。
  (4)总结。
  ①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珍视友情。)
  ③背诵这首诗。
  3.指导学习《题临安邸》。
  (1)理解课题,简介诗人及有关的背景知识。
  (2)听录音,初知内容。
  (3)解释字词,说说诗意。
  ①学生自由读古诗,看注释理解,并提出不懂的地方。
  ②检查自学情况,抽读古诗。
  ③逐句理解。
  理解第1、2句。“休”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那些统冶者在西湖边上听歌赏舞、寻欢作乐的生活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看图帮助理解诗句含义。
  理解第3句。“暖风”、“熏”、“醉”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终日只知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
  理解第4句。“直”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那些统治者简直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老家汴州了,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异族侵占的半壁江山。
  (4)总结。
  ①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讽刺南宋统冶者只顾游山玩水,醉生梦死,忘记了山河破碎的耻辱,将收复北方失地完全置之脑后的可耻行径。)
  ③背诵这首诗。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1、2、4(1)(2)、5(1)(2)(4)。
  (2)背诵这两句诗,并准备默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15:04 , Processed in 0.049989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