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回复: 0

[语文下册] 六年级语文教案——《谷中的谜底》简案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学生介绍山谷中的谜和揭开谜底的人。
  二、速读全文
  1、示:这次旅行,我不仅,而且。
  2、设疑:他们怎么会从雪松身上得到这个启示?“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是什么意思?
  划出文中写启示的句子,再练说。(可引用另一位旅行者的话或文末的句子)
  以旅行者的口吻练说旅行收获,直奔学习重点。
  三、自读第3自然段
  自读第3自然段
  自主感悟。
  四、组织交流
  1、教师随机引导。
  示句: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指导联系上文理解“积”、“弯”、“落”、“弹”的景象和“完好无损”的意思。
  (3)现在我们是不是有了就是旅行者的感觉了,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此时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话吗?。
  (4)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心中的敬佩、赞美送给雪松吗?
  3、引导学生先联系雪松谈谈,再结合生活实际推而广之。
  学生自由交流读后感受、理解,
  学生自由交流想象到的景象,教师引导紧扣关键词句感悟、品味。
  边朗读边想象雪松弯曲、反弹的情景,在评议时引导理解“反复”、省略号和“始终”表达的含义,练读句子。
  说说感受
  练习朗读
  再读启示,谈谈自己的理解。
  感受雪松智者、强者形象,理解启示的含义。
  读书要边读边想象,脑子里要浮现文字描绘的景象,这就把书读懂了,读活了。学生再读,边读边想象。
  五、质疑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布置
  1、摘抄描写雪松与大雪抗争和旅行者得到的启示的句子。
  2、联系生活实际,写出对“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句话的理解。
  3、有兴趣的同学可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谜 西坡东坡
  长满......只有雪松其他树
  谜底雪小枝丫富有弹性被压断
  反复地积弯落弹完好无损
  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04:11 , Processed in 0.04227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