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7|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说课稿——《观潮》说课设计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材及学情
  《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我们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编者将这篇课文选编在这里,一方面是继续培养学生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了解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雄伟景象缺乏直观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
  二、教学目标
  依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特拟定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生字词,抓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注重语言积累。
  2、技能目标: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使学生受到壮阔美和力量美的感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我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能力,确定出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3、4自然段,体会大潮的磅礴气势。
  难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四、教法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在本课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和朗读法进行教学。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从而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课文。
  五、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六、教程
  1、激趣导入,引人入胜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导入十分重要。为了充分调动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1 15:05 , Processed in 0.04398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