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说课稿——与教育同行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路颠簸,一路迷雾,车至新坝中心学校,顿觉亲切:鼓乐阵阵是同学们热忱的心,问好声声是学生们尊师的情。四节文化之餐,如秋阳拨去路途之迷雾。回味这四节课,我感触颇深,现在就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首先谈谈语文课,两节语文课各有秋千,是两盘不同风味的佳肴。檀艳萍老师所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开头就以声光电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唤醒了学生的情感积淀。在她涓涓如细流的诱导下,学生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整节课情在流淌,爱在升华。尽管在这节课中檀老师有些教学设计没有完成,但并不影响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也是一种教学的“留白”吗?
  如果说檀老师的课是涓涓细流的话,那么李群老师所执教的《开国大典》则是激情澎湃。上课伊始,李老师就直奔主题,这种导入既经济又实惠,为正文的学习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课的行进过程中,李老师始终以饱满的情绪与学生“共舞”,舞出的是课堂的精彩,舞出的是学生思维的火花,舞出的是那一颗颗为新中国成了而自豪的心。纵观这两节课,我觉得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词句的品读,特别是关键词句的品读,如檀艳萍老师对文中“再”字的品读,学生品出的是父亲那份执着与爱,品出的是对文本的深层体认,可谓“一字激起千层浪,浪花催出文本情。”还有李群老师和学生们对句的品读,莫不是师情、学情、文情的共振与升华。借用郑燮的一句诗,我想檀李二位老师风格之精华在于:“咬定词句不放松,立根原在文本中。”这是我获益之处,也是我钦佩之点。
  如果说两节语文课是“爱”、“激动”、“自豪”的主题流淌的话,那么吴应兵老师所执教的《鸡兔同笼》的数学课,更是以严谨而动静结合的课堂让我们大开眼界。对于这节课,我不想谈别的,我只是想说一个教学细节,那就是吴老师巡视时发现有一个学生忘了给单位加括号,吴老师认真地指出并教育学生们要养成数学学习的习惯。这是多么细心而认真的态度啊!在吴老师的这节课中,既有思维静静流泻的静,也有学生发言时积极的动,动静和谐构成了这节课美丽的风景。
  谈到英语课,我最大的感触是这节课充满了“英语味”,且不说檀老师那纯正的口语与恰当而得体的肢体语言,单就学生的表现足以窥见这节课的成功,这是一节师生共同Painting的beautiful picture.
  语言的贫乏描不出我诸多的感触与收获,我唯有以与时俱进的心态以及一颗热爱教育之心去面对我的课堂,我的学生,执着且幸福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2 04:24 , Processed in 0.08027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