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6|回复: 0

[常见疾病] 胎盘异常易引起产后大出血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5 11: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宝宝降生了,终于可以和宝宝见面了,但同时,新妈妈也许要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诸如产后大出血……
  小玲今年27岁,妊娠41周,医生为小玲行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3天都失败了。没办法医生只好给小玲做剖宫产手术,胎盘胎膜完整娩出,手术经过很顺利。
  一周后小玲出院了。可出院后两天小玲的阴道流血量增多并呈持续性。医生诊断为:产后出血。
  正常临产时会有出血,但产后24小时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就可算产后大出血。
  你会产后大出血吗?
  下列情形容易引起产后大出血
  精神过于紧张
  有些准妈妈在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导致子宫收缩力不好,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可以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之后,子宫收缩流血迅速减少。如果准妈妈精神过度紧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得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
  另外,产程过长,使用镇静、镇痛药过多,麻醉过深,也可造成胎盘收缩无力,出现大出血。
  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
  由于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缩复;生育子女过多过频,使子宫肌纤维发生退行性变,结蒂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导致收缩无力等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胎盘异常
  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胎盘滞留、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
  准妈妈患有血液病、重症肝炎,均可影响血中凝血物质的含量,导致产后血液不凝集,而发生产后大出血,后果也很严重,必须高度注意。准妈妈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亦常引起产后大出血。DIC常发生于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疾病、子宫内死胎滞留、羊水栓塞等疾病中。
  患妇科病
  准妈妈患有子宫炎、子宫肌瘤、妊娠高血压病,由于子宫肌纤维变性、水肿、收缩无力均可造成产后出血。
  多次流产刮宫
  准妈妈子宫内膜多次受损,易引起胎盘粘连,也容易导致产后出大出血。
  如何预防产后大出血?
  定期产前检查,及时转诊,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应从妊娠期开始。
  所以,准妈妈必须做好产前检查,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准妈妈,患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液病、肝炎等高危准妈妈,以及有过多次刮宫史的准妈妈,应提前入院待产,查好血型,备好血,以防分娩时发生万一。千万不要留在家中分娩!产后出血很难预先估计,往往突然发生,因此应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分娩,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医护人员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诊治。
  此外,为预防产后大出血,准妈妈最好做好产前准备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注重孕期营养:
  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或适当补充钙剂,可以预防分娩时的子宫收缩乏力;孕期预防贫血,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提高准妈妈分娩时对失血的耐受能力。
  控制体重:
  孕期控制体重增加(不宜超过25~30斤),防止胎儿过大(7斤以内为好),减少难产机会。
  储备体力:
  分娩时,注意休息和营养摄入,保存好体力。
  注意卫生:
  产后注意外阴清洁,鼓励纯母乳喂养,有利于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大出血。
  应急处理
  在院内发生的产后出血,医生会做妥善的处理。新妈妈出院后一旦出现多于月经量的大出血,应该立即送往医院。如果在产后10天内,子宫尚未进入骨盆腔,在腹部可以触及子宫底时,新妈妈在去医院途中不断地刺激子宫底部,用力按摩,促进子宫收缩,也可以起到暂时减缓出血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8 02:39 , Processed in 0.06667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