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4|回复: 0

[语文上册]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松鼠找花生果》课堂精彩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创设情境,以趣导入
  师:
  在树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谁呢?瞧,它来了———(出示小松鼠的图片)你认识它吗?大声地和它打声招呼吧!
  生1:你好,小松鼠!(出示小松鼠词卡)
  师:谁还愿意和它说说话?
  生2:小松鼠,你在干什么呀?
  师:我想去找花生果,你能帮助我吗?
  出示课题:小松鼠找花生果齐读课题
  二、朗读生趣,深入感知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和小松鼠去找花生吧。走,我们出发了!
  出示图一:一片花生地。瞧,那儿是什么呀?
  生3:那儿是一片黄灿灿的花生地,很美!
  生4:那儿是一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师:是啊,你们知道。可小松鼠却不知道啊!它有也有疑问了。
  ★出示:第二自然段,小松鼠和蚯蚓的对话。
  生仿读:自由练读→两人分角色配合读→一人分角色读
  师:听了蚯蚓的话,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想些什么呀?
  生5:我想,等这些花生结了果,就把果实分给我的好朋友们吃。
  生6:我在这里看好,可不能让野猪来偷吃了这些漂亮的花。
  师引读:小松鼠也有这样美好的愿望呢!它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生接读)于是它就行动起来了。
  出示:第三自然段“从那以后,……看花生结果了没有。”
  理解“每天”
  小松鼠前天去哪儿了?干什么?看到了什么?
  昨天又去哪儿了?干什么?看到了什么?
  今天呢?
  噢,这就是——“每天”
  理解“自言自语”
  师表演“自言自语”,创设情境:怎么搞的,笔去哪儿了?怎么找不到了?(师边寻找边嘴里嘀咕)
  师:说说刚才老师在干什么呀?
  生用“自言自语”来描述,也可以用其说话。
  对了,小松鼠心里可着急了!
  出示第四段并指导朗读第四段,通过言语神情来表现。
  师:小朋友们,花生果到底上哪儿去了?现在我是小松鼠,你能告诉我吗?
  生7:花生果在泥土里。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8:我从爷爷奶奶那儿知道的。奶奶还带我去挖过花生呢。
  生9:课文中蚯蚓说的啊。
  三、想象说话,表演激趣
  师:原来花生果并没有丢,全在泥土里呢!真是虚惊一场!
  小松鼠知道后会说些什么?它以后又会怎么做?
  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了……
  思:
  本文是一篇蕴涵道理又浅显易懂的文章,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在教学时,我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创设了鲜活的空间,教师也变换角色参与其中,整个情境立体化,趣味纵横。在朗读上,根据学生理解水平,要求一步步上升。通过学生不同角色转变,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以读代讲,很有实效。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表演故事的语言实践中,教师作为伙伴参与其中,适当点拨、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语言实践,课堂教学才能焕发生命与光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5 03:40 , Processed in 0.04886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