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0

[语文上册]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这儿真好》案例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案例背景
  情境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思想。它有助于发挥孩子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孩子一旦进入情境,对课文中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阐述的哲理,便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样,孩子理解课文便能化难为易。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教学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时,我常常采用情境教学法。
  二、案例描述
  1、设境激趣。
  课一开始,我先在黑板上方写好了课题,然后在黑板下方用几笔粗线条勾勒了一座小小的荒岛(只有几块石头,别的一无所有),然后指着画好的“荒岛”:“你喜欢这儿吗?为什么?”话音刚落,小朋友说开了,有的说:“我不喜欢这儿,因为这儿很荒凉,什么也没有”;有的说:“这儿没有花草树木,没有可爱的小动物,我不喜欢”;也有的说:“这儿光秃秃的,太单调了,真不好,我也不喜欢”……
  孩子们说了很多不喜欢的理由,看来,他们的兴趣已被唤起。
  师:是呀,在这个荒芜人烟,毫无生气的小岛上,小熊(简笔画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这时,天空瓢来一朵云(随手在小熊的上方画了一朵云),小熊怎么问的?
  生感情朗读句子:“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师: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我用粉笔在云旁勾勒了一棵树),云儿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呢?
  看着我几笔就成形的“云儿、绿树”,孩子们个个睁大了眼睛,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了,对于“云儿为什么要变成树?”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云儿要小熊在荒岛上种树,只有改善了环境,才能找到朋友。
  师:于是,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一年,两年过去了,这儿会变得怎样呢?
  生学习句子:“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为了更好地理解句中的词语,我在整座荒岛上勾勒了一大片树林,孩子们个个目不转睛,此时,“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其义自现。
  于是,我顺势吸引学生逐步入境:“你们能帮小熊出出主意,使这儿变得更美丽吗?”顿时,各种奇思妙想脱口而出:“我想帮小熊种上一些鲜花和小草”;“我想帮小熊栽上一些果树”;“我想帮小熊盖一所漂亮的小楼”;“我想造一个休闲运动场”……[
  2、入境激情。
  孩子们兴致昂扬,已渐入佳境,此时此刻,孩子们最想做的就是融入其中,充分体验。于是很自然进入下一环节——请几位同学上台为小熊打扮、美化小岛,其他同学欣赏或在自己课本上作画。不一会儿,“小岛”上已布满了鲜花、绿草、果树、白云,还有几座漂亮的房子,一条清澈的小溪,一个鲜红的太阳……真是山清水秀,魅力无比!
  师:这么美好的地方,吸引了许多小动物,看!一只小鸟飞来了——
  (我把“小鸟贴画”随机给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手持小鸟,做小鸟状轻快地飞上了“小岛”,并对着美丽的小岛高兴地说:“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说完,把小鸟贴上了小岛。)
  师:许多小鸟飞来了——(由三、四个学生扮小鸟,飞上后齐说:“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师: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候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几位扮小动物的同学上台,一齐说:“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这时,坐在座位上的同学自然而然地扮起了小熊,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3、升华明理。
  师:课文学完了,现在能说说你明白了、懂得了什么吗?
  生:我懂得了要美化我们的环境。
  生:我懂得了不要看到环境不好就不去改变它。
  生:我懂得了要热爱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环境。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5 01:41 , Processed in 0.04004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