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6|回复: 0

[产后心理] 产后也会患上“微笑性抑郁”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5 11: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提到抑郁症,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常见心理障碍。在人们的印象中,可以用来形容抑郁症的词语无非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思维迟钝”、“满面愁容”、“情绪低落”等,而很难把“抑郁”和“微笑”联系在一起,但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有不少人患上“微笑性抑郁”。
  抑郁妻子为何里外判若两人
  在单位工作时脸上常常挂着招牌式微笑,一回到家里就长吁短叹,做中学老师的张先生最近为妻子的情绪愁出了白发。
  妻子去年3月产后复出,在一家外贸公司找了份业务经理的工作,收入比张先生高出一截,做丈夫的很为妻子感到骄傲。但短短半年过去,他就发现妻子一回家就无精打采,见到家人也是爱理不理的,开始还以为是妻子工作太辛苦导致,但一天天下去,他发现妻子在家中情绪就是提不起来,但当她接到单位同事或者客户的电话时,立马又变得笑声朗朗。
  张先生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妻子在单位和家中判若两人呢?
  微笑并非发自内心
  对于张先生妻子的情况,专家认为,这属于“微笑性抑郁”。患者尽管内心深感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外在表现却若无其事,面带“微笑”。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受,而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个人前途的需要”而发的。
  “微笑性抑郁”常见于学历较高、有相当身份地位的事业有成之士,特别是高级管理和行政工作人员。
  还有一种情况,有自杀企图的重症抑郁患者,为了实现其自杀的目的,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痛苦体验而强作欢颜,以此逃避医生、亲友的注意。
  对于这些患者,“微笑”过后是更深的孤独和寂寞。他们的行为具有表演性质,与他们的情感体验缺乏内在的一致,而难以表现“真我”的一面。
  属内因性轻型情感疾患
  在医院里,医生也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抑郁症患者。他们对医生彬彬有礼,面带笑容地诉说身体上的各种不适感,如头晕头脑胀,腰酸背痛,睡不安宁,体重减轻,性欲低下等。有经验的医生稍加问诊,便可发现他们常有无来由的压抑,时而感到寂寞烦闷,时而焦躁不安,寡断、自责,甚至对生活缺乏兴趣,或怀有轻生意念等。
  这种病不同于确有愁事缠身、精神蒙受创伤所致的心因性抑郁症。学者认为它可能是由于脑内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类神经传递物质释放和再摄取障碍的结果,属于一种内因性轻型情感疾患。
  应以药物治疗为主
  正因为这种病是内因性的,故不同于一般神经症的治疗,而应以药物治疗为主。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认识此病的本质,嘱其且莫愁上加愁、忧中生忧,安心于疗养;同时一定要让患者服用抗抑郁药,一般用药4周后可见疗效,3~6个月可望治愈。开始服药时,可能出现一些轻微的药物副反应,如口干、视力模糊、嗜睡、便秘等,一般在一周左右消退。
  抑郁症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注意休息,最好是在家属或好友的陪伴下,多参加户外活动、参观、旅游等;要多接触人,把心境敞开,多关心外界事物,这样更利于抑郁症的康复。
  要避免患上“微笑性抑郁”,专家建议,首先要培养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让每一个微笑都发自内心,同时,学会向朋友和亲人倾诉。另外,最重要的是正视它为一种“病”,如果不幸患上,应及时看心理医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9 00:01 , Processed in 0.09059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