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0|回复: 0

[语文上册]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听俞玉萍老师的《草原的早晨》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俞玉萍老师上的《草原的早晨》一课是第二单元的第5课,整个单元都洋溢着春的气息。那草原是什么呢?草原是一首歌,一首美妙的春天的歌!
  小俞在整堂课中,都能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孩子感悟课文语言。在教学方法上,多样灵活。学生的朗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感觉还是少透,少深,学生领悟地终觉浅了些,教师给予的多了些。
  环节一:
  “啪!啪!”两下响亮的鞭声,是强劲而有力的音符,奏响了动人的草原晨曲。这鞭声唤醒了宁静的草原。——“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俞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响亮”一词,忽略了“宁静—醒”的含义,正是那响亮的鞭声,在宁静的草原显得那么清脆,沉睡的草原才会从睡梦中醒来了。能引导学生说说宁静的草原,醒来的早晨的画面,相信学生对语言会有更深的理解。
  环节二:
  在这动人的晨曲中,“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此处虽未有任何声音的描写,但却最能让我们感受到草原的热闹——羊儿“咩咩”,马儿“嘶嘶”,马蹄“嗒嗒”,牧民们手执长鞭,策马奔腾,一路欢声笑语,奏响了气势雄伟的草原交响乐。
  俞老师注意了“涌出”“蹦跳”“跨上”等词语的引导体会,但理解的指导较浅了些,如能让学生说说什么时候人们会涌出,怎么样的出来就是涌出,学生的印象会深刻些,想想羊儿们当时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羊儿急于冲出圈门奔向大草原时的开心、快乐。
  羊儿欢,人更欢,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出牧民骑马追赶的欢乐场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10:08 , Processed in 0.04994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