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7|回复: 0

[语文上册]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骑牛比赛》教学设计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词,纠正读音。
  2、用“术”和“束”组词,区分同音字。
  3、听写词语,学生互评互改。
  二、精读理解
  1、精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段。想想要突出哪些字的读音,为什么?
  (2)练习用“特别”造句。
  (3)让学生轻声读全文。找一找,从哪些地方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提示:挤满了人、兴致勃勃、热烈的掌声、小姑娘献花)联系上下文理解兴致勃勃的意思。
  (4)指导读第一段,进一步体会人们对骑牛比赛的喜爱。
  2、精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段,把描写骑手比赛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第2、3两句话,思考、比较:好几个骑手和一个骑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说说“只两三秒钟”说明了什么?(时间短,骑手技术不高超。)
  (3)指导看图,观察骑牛比赛用的牛是什么样的牛?师补充:骑牛比赛用的牛都是野性大发的公牛,未经过人的驯化,见人就撞,更不能容忍人骑在它的背上。比赛时,骑手坐在光光的背上,只能用一只手抓住牛背,另一只手必须高高举起。参加这样的比赛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来,被摔伤,甚至被牛踩死。
  (4)观看有关骑牛比赛的录像。齐读2、3两句话,在比较中体会其中一个骑手的高超技艺。
  (5)让学生读第3句话,理解技艺高超的意思。在最能说明一个骑手技术高超的词下加圈。(汇报、板书:尽管……还是……,牢牢……)指导看图,说说骑手骑牛时的动作、表情。
  (6)想想观众会怎么称赞骑手?出示句子,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观众赞不绝口:有的说;有的说;有的说。
  (7)指导读第二段。
  [点评:亲眼见过骑牛比赛的学生不多,为了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师发挥了录像和插图的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想像中,获得感受与体验,加深认识和理解,更好地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精读第3自然段。
  (1)分角色读第3段。交流读了骑手的话,自己知道了什么?
  (提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用汗水、甚至鲜血换来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板书:曾经上千次
  (2)指导学生先读骑手的话,再读第2自然段中的2、3两句话,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体会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练习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才能学到真本领。
  [点评:教师不是单纯地讲授道理,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自悟其中的奥秘,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迁移运用:说说学了课文以后知道了什么,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3、指名讲述课文故事。
  四、练习
  1、选正确的读音。
  只(zhǐzhī)有背(bēibèi)包技术(shùsù)
  一只(zhǐzhī)牛背(bēibèi)热烈(lièniè)
  2、填词。
  一()公牛一()花一()骑手
  3、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木()木()木()
  4、装扮文中的小姑娘,向骑手说几句话。
  板书:7、骑牛比赛
  几个骑手只┄┄就┄┄
  一个骑手尽管┄┄还是┄┄牢牢
  曾经摔下上千次
  教学点评:本课教学,教师恰到好处地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比较既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获得清晰的认知,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一是引导学生比较同音字“束”和“术”,采用猜谜的方法,区分字形;运用组词的方法,区分字义。二是引导学生比较众多骑手和一位骑手的表现。教师让学生读一读有关句子,看看比赛录像,想像比赛情景,体会骑牛的艰难,进而产生对一位骑手的敬佩之情。通过比较,学生较容易理解骑手的话,体会成绩的来之不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明白的道理,有助于内化、迁移和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22:14 , Processed in 0.04242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