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1|回复: 0

[语文上册]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春到梅花山》第二课时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兴旺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
  3、学习“休、息”这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春到梅花山》,生读题目。还记得梅花山在哪里吗?
  春天到了,南京梅花山上的梅花开了,瞧,梅花绽蕾吐艳,白色的晶莹如玉,红色的似张张笑脸,粉色的淡雅秀丽,惹人喜爱,这堂课,咱们一起去踏春赏梅好吗?(同时播放幻灯)
  二、读悟第一段:
  1、打开课本,读读第一自然段,让我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梅花山尽情地看一看,闻一闻,谈一谈吧!(学生读课文想象情景)
  2、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生:早春时节,梅花开放了。)梅花多吗?
  ▲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高亮显示“满山”)
  板书:满山的梅花
  你从哪知道春天才刚刚到来?(根据学生回答圈点“还……就……”)
  3、指导朗读第一句。
  4、其他小朋友看到什么?(盛开的梅花)
  ▲感悟“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引导体会梅花竞相开放,密密麻麻,热热闹闹,白的像雪,粉得像霞,红的像火,令人兴奋不已!)
  盛开的梅花怎么样?(生:梅花多得都靠在了一起。)出示句子。
  师评价:这梅花开得满山遍野,铺天盖地的,真多呀!
  上堂课中,小朋友就已经知道“挨”就是靠的意思,那么,“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表演一下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开放的梅花?
  (想表演的小朋友上台来,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表演盛开的梅花,并对着坐着的学生说“瞧,他们这个样子,就是一个挨着一个。”教师自己也凑过去和他们紧挨着,然后说:“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看,我们成好朋友了!”让互相挨着的小朋友说。“满山的梅花,现在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亲密地开放吧!”
  那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还有谁也要说说自己的感受的
  (生:梅花像我们小孩子一样靠在一起,挤在一起,一定很热闹。)
  说不定,它们还在说着悄悄话呢?小朋友,你们说,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我们尽情开放吧,把春天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姿!)
  梅花们争芳斗艳,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白的像雪,粉的如霞,红的似火,远远望去,出示图,看,你觉得像什么?
  5、多美的景象呀?那怎样把它读好呢?老师教你一个小窍门,边读边想象画面。你可以试试看。(出示句子,学生练读。)
  评价老师眼前还真出现了片片彩云呢!我们女同学和男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更好,行吗?
  6、师小结:梅花竞相开放,密密麻麻,热热闹闹,令人兴奋不已!刚才,我们远远欣赏了梅花,现在我们再走近一点,仔细欣赏一下。(过渡到第三句话)
  ▲引导理解“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出示这句话。
  出示梅花图,(让学生体会梅花的晶莹剔透,芳香醉人。)
  你想到了什么词语来描述它?清早花瓣上沾着小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是什么样的?
  (梅花像玉那样透明透明的,亮晶晶的。)
  是啊,梅花开得那么动人,早上花瓣上还带着露珠,在阳光下那么光洁,那么透亮。
  这就是“晶莹透亮”(多媒体出示这个词语),你来读好它?指名两个学生。
  再一起来闻闻阳光中梅花的香味,怎么样?飘到你的心里了吗?
  7、指导朗读第三句。师述: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一定有很美妙的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让学生自己先练一练,再指名读。然后请女同学读)谁来试试?
  8、(根据学生朗读评价)老师仿佛闻到了梅花淡淡的花香,这就是大家出色的朗读给老师带来的快乐,谢谢你们!
  9、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你们一定很喜欢。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然后组成4人小组大胆地读给小朋友听。
  10、大家的朗读真精彩,让老师眼前出现了好几幅美丽的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亲眼看看那迷人的景象呢?播放梅花视频。
  11、老师和大家一样,真希望这美丽的景象不要消失,那我们一起捧起课本,在读中回味吧!(配乐)
  三、读悟第二段:
  1、师:引读第2自然段。“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一到休息日……”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段,再看看图片,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说说自己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用“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句子来告诉大家。
  (来梅花山赏梅的人可真多,从山脚下往山上梅林望去,挤挤挨挨,热闹极了!)
  理解“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
  2、你在什么地方也见过“人流涌动”?引导加深对“人流涌动”的理解。
  (节日的集市上、双休或过年时人们到大超市购物、电影散场时、著名景点观光。)
  3、梅花山上人流涌动,人多得像水流一样,涌来涌去。这让我们感受到什么?
  (梅花山真热闹,真美!)指名朗读前半句。
  (此时满山的梅花开放了,看梅花的人很多很多。看着那朵朵绽开笑脸的梅花,人们心情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所以作者说“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
  梅花山上欢乐,热烈的气氛把老师都给感染了,谁愿和老师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的?(师和愿意读的学生齐读第2节,其他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大胆想象。)
  4、如果现在你就在这群看花的人群中,眼望着这美丽的梅花,尽情享受着阵阵清香,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上书上的语句。
  (生独立思考后指名交流。)
  5、大家的发言真精彩!我们一起在朗读中感受一下这热闹,欢快的气氛。学生朗读第二段。
  四、总结全文,朗读深化
  今天我们随作者到梅花山游览了一番,梅花山上的梅花真是太美了,难怪有那么多的人不远千里来观赏。现在让我们把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别人,好吗?(配乐,学生齐读课文)
  五、学写生字。
  休,息,(欢)
  1、休:识记:人靠在树干上休息。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2、息:上下结构。上面“自”占横中线上面部分,最后一笔落在横中线上,方框内的两横与左侧的竖相接,写到竖中线即止,不与右边的竖相接。下面的“心”要写得扁,稳稳托住“自”,卧钩要掌握好弧度。三个点的朝向要注意,横向间要注意持平,第二点要写在竖中线上。
  3、(欢:左右结构。左边的“又”起笔不要过高,要与“欠”的第二笔横向持平,第二笔是“点”。)
  五、布置课外实践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梅花的古诗,读读背背。
  3、利用双休日和家人到虞山踏春赏梅,欣赏梅花盛开的景象。
  (第二第三题为选做题。)
  板书:
  4春到梅
  满山的梅花欢乐的海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5:42 , Processed in 0.05630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