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8|回复: 0

[语文上册]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识字1》教学设计二(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幽静美丽的地方(出示多媒体画面),能猜出是什么地方吗?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小山村)你们喜欢吗?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学生自由回答)
  【凭借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中提高学习的动机】
  3、小朋友说得太好了,小山村的景色真美,书上有一首小诗,把图上的小山村写了下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识字1(板书课题)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1、学生自读古诗
  (1)请小朋友打开书自己来读读这首小诗。(要求:把绿线内的生字用线划出来,田字格中的生字圈出来。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再读读想想,好好地感受一下小山村的美。)
  (2)学生自读课文
  【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他们自由地去研读,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字音
  a、区别“四”、“十”的读音
  指名读
  说说这两个字在发音上有什么不同?(一个是翘舌音,一个是平舌音)
  集体读
  b、寻找平翘舌音的字
  这篇课文中还有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呢?
  学生说,教师一一出示“三”、“村”、“座”、“二”、“枝”
  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
  c、读准“烟”、“亭”
  谁当小老师教教大家?(注意读准后鼻音)
  【当小老师是小朋友最向往的,这一富有激励性的话语令每个小朋友都跃跃欲试。】
  (2)检查词句
  字音都读准了,谁能把古诗连起来给大家读一读。
  指名读古诗(其他小朋友当小评委,看他是否把圈划出来的生字都给读准音了)
  师生评议,帮助发音有困难的学生。
  集体读。
  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
  (一)逐行指导
  1、指导第一、二句
  (1)小山村真美呀!让我们再去好好地游览一下。一眼望去,二三里路远的地方你们看到了什么?
  请小朋友自己看着图,好好地读一读第一第二句话。
  (2)、指名读。这处景点谁喜欢?请你读。
  【让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想象画面,感受语言的优美。】
  (3)、指名两人读,相机评点:句与句之间要稍作停顿,放眼观望多惬意呀!
  (4)、齐读第一、二句
  2、指导读第三、四句
  (1)、小朋友再往远一点的地方看,看到了什么呀?俯下身子再看一看有些什么?一边读一边想,自由练读。
  (2)、指名读(请你把看到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
  相机点评:听了你的诵读,老师好象看到了美丽的亭台、艳丽的花儿,真是美极了。
  (3)、齐读第三、四句
  (二)诵读全文
  小山村的景色这样美,让我们再放眼去看一看.(配乐诵读)
  【学生诵读古诗,用音乐激发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想像,这不仅可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而且能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四、生字教学
  1、小组交流学会了哪几个生字?你在哪里见过它?
  小组派代表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字。
  2、学习写字
  (1)认识田字格
  画面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学生介绍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笔画
  多媒体依次出现“—(横)”、“|(竖)”,老师分别向学生介绍笔画的名称并跟说几遍。
  3、指导写字
  “一”
  (1)出示生字卡片“一”,让学生说出“一”的笔画名称,并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在投影上示范写“一”,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
  (3)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二”
  (1)让学生说说“二”由几笔组成,并说说这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长短的不同。
  (2)学生尝试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示范,指出学生书写时的共性问题。
  “三”
  (1)小组讨论,说说该怎么写。
  (2)学生交流,教师在投影上示范(提醒学生注意三横的不同写法)
  “十”
  (1)说说由哪两个笔画组成。
  (2)独立探究,尝试练习。
  (3)投影反馈,师生评议。
  学生描红、临写,播放音乐(教师巡视,给优秀作业贴上五角星)
  【给优秀作业加星这对教师说来是举手之劳,可对孩子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大人也许并不在乎这个,但孩子都很在乎,这一设计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9:42 , Processed in 0.04623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