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4|回复: 0

[语文上册]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荷花》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理念:
  课文如画,课堂如诗。依靠录像、音乐等媒体营造出课文的意境,让孩子倘佯其中。读悟结合,边读边悟,熟读成诵,培养语感,促其积累。让阅读过程个性凸显,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听中想象,化语为画,读中想像,移情体验,抓住契机,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孩子获得审美体验,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积极对话。
  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直观激趣,进入课文情境。
  导语: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齐读课题――《荷花 》。  想不想亲眼看看荷花?看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你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和身边的伙伴讨论交流,看完后,请你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那朵荷花。
  1、播荷花录像。
  2、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那朵荷花。
  二、读悟结合,突破重点,学习第2小节。
  是啊,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简直就是一大幅画,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这幅画是什么样的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1、自由读第2小节,划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交流收获,结合指导朗读。
  a、板画理解“挨挨挤挤”。
  b、换词,体会“冒”(播白荷花图片,想像:这些白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干什么呢?)
  c、表演品味荷花的三种姿态。
  课文中一共描写了几种姿态的荷花?连起来读一读(师板画)。
  3、指名读书,其余同学合上书,用心倾听,边听边想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
  4、根据板画背诵第2自然段。
  三、以演促读,读中想像,学习第4小节。
  过渡:听着听着,想着想着,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配乐范背第四自然段,美吗?想读吗?那就美美地读吧,可爱的荷花仙子们。
  1、指名个别读。(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随音乐翩翩起舞)
  2、数人齐读,边听边配以动作。
  3、语言训练:
  蜻蜓蜻蜓,你刚才跟荷花仙子说什么啦?
  小鱼小鱼,你刚才跟荷花仙子说什么啦?
  还有,其它的小家伙都躲到哪儿去了,你不想跟荷花姐姐说些什么吗?
  4、熟读成诵。
  四、挖掘文旨、扩展廷伸,实践中求发展。
  过渡: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哩。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你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吗?
  1、说说画家是谁?
  2、展示数幅各色荷花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你还有哪些好办法来夸夸荷花,夸夸大自然。
  3、交流。
  设计反思:
  《荷花》一文语言清新,颇有美感,值得品味与积累。因此,设计时,我以“画”为线索贯穿整课,扣住课文的第二与第四两个重点段,引导学生进行品味,直到熟读成诵。
  在设计品读二、四自然段时,又根据两段课文的文字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在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在交流反馈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艺术地学生品词品字,并结合进行朗读指导。做到以读促悟,以悟助读,读悟结合,将读定位于“精读与品读”,从而扎实地训练学生的语感。依文而作的板画则成为指导学生背诵该段的线索。
  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先以范读诱情。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融表演于朗读之中。积极创设情境,抓住文中的空白之处,展开想像,进行语言训练,在童话世界里孩子的童心得以彰显。在形式多变的朗读中,学生乐此不疲,背诵也水道渠成。
  三、五小节,则成为整个课时的过渡语,在课中反复出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铭刻于心,整个设计也显得自然流畅,浑然一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22:11 , Processed in 0.05484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