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1|回复: 0

[语文上册]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之三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参赛课时)
  一、展示图片,引出闰土
  1.出示鲁迅照片,师生交流鲁迅资料。引出感叹词“啊”。
  2.展示“看瓜刺猹”图,了解鲁迅笔下的闰土。
  二、整体感知,初识闰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闰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笔做上记号。
  2.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并梳理出课文结构,其间注意生字的读音和长、难句的指导。
  3.归纳出对闰土的总体印象,回扣“啊”字。
  三、顺学而导,了解闰土
  1. 找出文中带有“啊”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2.以闰土语言为突破口体会人物特点:
  (1)指名轮读闰土的话,让学生明白闰土的话中包含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2)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问:你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生读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采用“情境渲染、联系实际、引入背景资料、对应比照”等多种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入境朗读。
  3.用上“啊”说说对闰土的感受。
  4.出示课文插图体会两人对话时的神情、动作,问:闰土和“我”的对话中,“我”的语言很少,只有一些感受,你能根据“我”的想法想像出“我”当时说了什么吗?写在“我”的感受旁。
  5.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读。
  四、多元解析,记住闰土
  1.师小结引说,比照“我”与闰土的不同。
  (1)你从这个“啊”中读出了什么,如果用语言表示“我”的感叹,你会怎么说?让生带着各自体会有感情读句。
  (2)借助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图片对比、联系生活等)体会“四角的天空”的深刻内涵。
  2.引导生回扣第一自然段并背诵。
  五、拓展延伸,再识闰土
  1.启发学生想象说话:“我”和闰土分别近三十年后,再一次相见了,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2.让生快速阅读《故乡》原文片段: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找出闰土和“我”的语言,用上“啊”表示自己的心情。
  2.布置学生读小说《故乡》,自主探究原因。
  六、小结全课,升华认识
  师以“啊”作小结。(主要从鲁迅、闰土、学生表现及展望未来等方面去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9 03:05 , Processed in 0.03789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