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语文上册]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幸福是什么》教学思考(推门课)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幸福是什么》教学思考(推门课)通过区语文协作组来我们学校指导的活动,我对《幸福是什么》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我今后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从李建华老师的指点中我学到了不少,受益匪浅。一、确定核心要素文本的解读最重要就是要找到一个核心要素,也就是所谓的基本点。这就要充分地去解读文本,把文本放在首位,钻研文本,从而找到文章的核心要素,找到一个突破点。《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故事的基本点就是幸福,抓住了幸福,也就抓住了文本的核心要素。因此导入就可以把幸福提出来让学生讨论,引发对幸福的思考。这样一开始就把文本的基本点提出来思考,比我用《幸福拍手歌》导入要明确得多。用歌曲导入虽能营造气氛,也无形破坏了课堂应有的气氛,而直接提出核心要素来讨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理解核心要素核心要素找到了,还要去理解这个核心要素,看看从哪几个角度去理解,重点放在那个方面,难点又是什么呢。《幸福是什么》的童话故事中,对于幸福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别人给予自己的幸福,自己因享受而感到幸福;另一方面是自己给予别人的幸福,自己因付出而感到幸福。在教学中,学生对自己因享受而感到幸福很容易理解,而对于自己因付出而感到幸福却很难理解,这就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给予别人的幸福上。我在教学中没有理解幸福这个核心要素,导致没把付出也是幸福这一个重点突出出来,一节课下来,学生仍旧侧重于因老师教我们学知识而感到幸福,因爸爸妈妈养育我们而感到幸福……三、达到核心要素明确了核心要素,那么整节课的教学就是为这个核心要素服务,最终让学生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幸福是什么》时,就因为没有明确付出也是幸福这一重点,使学生最终并没有完全理解给予别人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在教学中,一开始就可以明确提出今天我们所要说的幸福与同学们刚才对幸福的讨论是不同的,这里的幸福是一种给予、付出。为了让学生更能体会到给予是幸福的,对十年前疏通泉眼时的幸福就要重点学习。可以把十年前和十年后的句子进行对比学习,或者说说十年后这些人和动物喝了井水会说些什么呢,从而感受自己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情,却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经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幸福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给予也是幸福。最后结束时出示一首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小诗,学生读了之后就更加明白了给予也是一种幸福,自己要给予、付出才会幸福。
  同时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引导,可以把学生回答问题时说的重要的词语用在我的评价中去,这样一来,学生对重点词语记忆会更深刻,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还要多一些激情,使自己完全融入到课堂中去,和学生一起走进课堂中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7 08:21 , Processed in 0.07341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