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7|回复: 0

[语文上册]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3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拿到教材的时候,有点担心:生怕自己在课堂上,上成不切合实际的喊口号的,帮学生形成一种虚假的情感。这可是误人子弟的做法。于是,在细细琢磨中,我决定从当时的背景引入。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历史背景,中国所处的社会地位,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真实的中国背景再现。当时的中国国力不强,国民精神麻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领土上猖狂肆虐,“东亚病夫”称号沉重地紧扣在我们的头上……有了这些历史背景的了解,学生就了解了周恩来为什么会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与我一样走进了当时落后的中国。从文字的字里行间,他们得到的信息是“帝国主义的无耻行经,中国这种腐败落后的国情,让中国的民众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跟随着伯父的叹息,学生也了解了“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和伯父的无奈。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有志的中国人也为之一惊。
  课堂的最后,我也像魏校长一样在班级里进行了提问:“请问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教室里安静了片刻,立刻有学生举起手来……
  生:我是为了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而读书。
  师:好目标,有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真好!
  生:我是为了生我养我的父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读书的。
  师:有孝心,国家国家就是由家组成的。
  生:我是为了今年能得到实小之星,证明我自己的实力而读书的。
  师:这样的目标就在你的眼前容易达成,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
  从孩子们的发言中,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庆幸,孩子们的读书目标都很现实,也许他们理解: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大家努力的目标是不一样的。目标不一定要远大,让学生能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并有学习的动力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14:09 , Processed in 0.04641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