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回复: 0

[语文上册]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蜂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蜂》一诗,借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赞颂那些象蜜蜂一样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的劳动者。
  教学目标:
  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
  作者简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赞美蜜蜂,诗人罗隐也创作了一首优美的诗。板书题目:《蜂》,并指读。
  (点评:创设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简介作者
  (二)、自读诗文,启迪质疑
  1、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罗隐在赞美蜜蜂什么?
  3)、学生小组试讲,逐句理解。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思考,蜜蜂在那儿采蜜?
  ②想象前两句诗中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体会蜜蜂的辛苦。
  提示: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不论”、“无限”、“尽”等词,写出了蜜蜂辛勤采蜜的情景。
  ③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进一步通过朗读,揣摩、体会。
  提示:“采得百花”已显示了蜜蜂的“辛苦”,“成蜜”二字虽具“甜”意。但末二句的反问“为谁辛苦”?“为谁甜”?,言下之意非常明显,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
  (点评:设置问题情景,通过朗读、揣摩、品味,不禁为蜜蜂短暂的生命而惋惜,为蜜蜂不知疲倦地辛勤劳作而感动,更为蜜蜂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而震撼。在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展示平台。)
  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朗读体会。
  ⑤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⑥赞美蜜蜂。
  老师为同学们搭建一个才艺展示台,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可以送它一句格言,为它唱一首歌,或者创作一首诗歌。
  (点评:这一环节,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此时,学生的心灵迸发出了创作的火花,他们为蜜蜂送上了一首首赞歌,送上了一句句诗句。这种融理解、创造于一体的语文实践,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此时,你就是罗隐笔下的小蜜蜂,你和伙伴们是怎样在百花中到处飞翔、辛勤采蜜的?
  先小组讨论,再集体讨论。
  (点评: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的确,想象是会飞的思维,想象是创造的雏形。课堂教学中解放学生的思想,为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创新的王国,自由驰骋。通过这样一种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整首诗的内容,而且更好地带学生进入到诗的意境之中。)
  (四)、师小结
  蜜蜂采花酿蜜一生,也是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蜜蜂的这些贡献,不求名利,蜜蜂的博采和精心酿造,也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如蜜蜂一样,酿造出香甜美味之蜜。(集体品读)
  三、升华感悟
  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同学们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延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9 17:58 , Processed in 0.04742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