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回复: 0

[语文上册]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餐桌上的大学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学习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
  3.语言实践: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一.听记引入:
  1.小干部用忆记法让学生进行听记:
  人最不可宽恕的,是晚上睡觉时同早上一样无知,因此我们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
  2.出示答案,校对,齐读。
  3.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这句话是从——(齐读课题)这篇课文的第一小节概括而来的。
  [出示] 节一
  指读;
  引读:父亲常说——
  因此他规定——
  读到这,我们知道了课题中的餐桌上是指——(晚餐桌上),那么“餐桌上的大学”是什么意思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前预习
  1.要求:
  (1)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思考:“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2.检查:
  (1)[出示] 聆听  拯救
  嘈杂  琐碎
  斟酒  压轴戏
  鸦雀无声
  A.分组读,思考:为什么这样排列?要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B.你通过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难理解的词?
  琐碎:细小而繁多;
  压轴戏:(注释)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读课文,师随机板书读错的字词,正音;
  指导难读的句段。
  三.初读课文,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1.轻读课文,思考:你是怎样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它与学校上课有什么不同?
  2.全班交流,知道: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不同。
  (可能会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称小学、中学或学校?先存疑)
  四.合作学习并交流。
  1.[出示]
  话题1:说说父亲要我们在晚餐时交换知识的原因,并表明你的看法。
  话题2:简要说说是怎样交换的。
  话题3:在交换的过程中,父母发挥了什么作用?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话题4:你觉得,这样学习有什么妙处?
  (1)四人一小组,分工选择以下话题中的一个。
  (2)独立学习(师充分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并且特别关注程度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学习,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3)自由交谈——允许学生走动,寻找各自的合作伙伴(选择同一话题的同学)
  A。说说自己的学习所得;
  B。咨询学习疑问;
  C。向同伴提问考查;
  D。也可以找老师交谈。
  (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展示思维,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4)各同学返回各自的小组,轮流教组员学习那部分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父母的哪些表现激励着“我们”学习?默读课文,“——”
  [出示]
  A。……我们叙述的事情不论怎样微不足道,双亲都仔细聆听,并随时评论。
  B。……不论我说的是什么,父亲都不会认为琐碎。首先,他会把我的话仔细想一想,好像我的话能拯救世界。“尼泊尔的人口……恩。好。”
  C。母亲的回答总会让气氛轻松起来。“尼泊尔?我连它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呢!”当然,这种回答正中父亲下怀。
  D。“雨生,”父亲又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妈妈尼泊尔在哪里。”于是,全家人开始在地图上找尼泊尔。
  (2)交流、指导朗读:
  (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对知识的尊重以及谦虚,无时不刻鼓动着我们学习的欲望,父母之间的那种默契又不知不觉地把学习引向更广、更深,引导我们对知识进行不断地探究)
  五.语言实践
  1.分角色朗读全文,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想;
  补充听记的内容:……必须不断地学习。
  (为什么称“餐桌上的大学”?)
  2.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六.语言积累与操练
  1.摘录喜欢的词句;
  2.动笔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4:48 , Processed in 0.06177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