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1|回复: 0

[语文上册]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病人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积累有关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意思并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
  3、感受儿童情致、体会生活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品析“张望、眼睁睁”等词语体会“我”的心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意趣。
  2、理解文章的意思并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
  [教学准备]
  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5--2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1、出示课题:“病人”
  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读注释①。
  学生交流自己读过的秦文君的作品。
  简介秦文君的作品风格。
  2、质疑课题。
  (“病人”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呢?)
  3、按要求预习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新词。
  3)想一想:“病人”为何要加双引号。
  4、交流预习反馈
  1)读词解义:蹿、羡慕、斩钉截铁、赌咒发誓、勉强
  正音:蹿、勉强
  2)交流:“病人”为何要加双引号?
  说明:
  “病人”为何要加引号?在学生解答这个问题可能会说:“我”并不是真的病人,而是在装病。这时教师可以引导:那结果呢?让学生比较完整说出课文的大概内容。
  (二)研读课文
  过渡1:由此可见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出示:唉,原以为生病能自由、快活,想不到却是自讨苦吃!
  (齐读)
  过渡2:那么具体而言“我”为什么要装病,又是如何自讨苦吃的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1、  默读课文,思考。
  2、  要求学生围绕“装病原因”和“自讨苦吃”两个方面,连贯完整地说一说文章的大致内容。
  说明:
  从“‘我’为什么要装病,装病又是如何自讨苦吃?”这一问题入手解读课文,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完整地解答这个问题出文,一是对学生是否读懂的检测,二是抓住这一语言训练的契机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2、理解“我”为什么要装病。
  1)梳理装病原因,用①②在相关的句子前进行标记。
  2)悟读装病的原因。
  出示:
  妈妈问我是不是感冒了,她那关切的眼神真让我感动。我很贪心,巴不得她多爱我一会儿,所以就没有摇头否认。妈妈赶紧过来扶我,好像我虚弱得快要倒下似的。
  我被安排在被窝里躺下。很快,各种美味的食物送到我的床边。妈妈过一阵就来摸摸我的额头,她那焦急的神情使我生出许多温暖的感觉。于是我就决定把病装下去,也好继续享受病人的特殊待遇。
  过渡:正是妈妈那“关切的眼神”、“亲切的动作”、“焦急的神情”让我迫切希望妈妈能多爱我一会儿,用一个词说就是——“巴不得”。(就“我”巴不得的心情指导感情朗读。)
  出示:
  从小我就很少生病,却总是羡慕人家小朋友生病,别人忙忙碌碌地上学去,她却留在家里抱着玩具看小人书。今天正好有这个机会,岂不是天助我也!
  (就“天助我也”的兴奋之情指导感情朗读。)
  3)指导概括装病的原因。
  A、生病能得到妈妈更多的关爱。
  B、生病能自由、快活。
  3、根据以上概括出的原因,完整回答“‘我’为什么开始要装病,结果却是自讨苦吃。”
  引读过渡:生了病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你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吗?
  交流:无奈、郁闷
  4、带着这样的心情感情朗读四、五小节,圈出写出能体现“我”无奈、郁闷之情的词语。
  交流体会词语的同时对相应的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重点理解:
  出示:
  妈妈端来冒着热气的白开水给我喝,我朝弟弟妹妹喝的冷饮、汽水张望,可妈妈却斩截轶地说,感冒喝白开水最好。
  (理解“张望”以及对应之词“斩钉截铁”,从中体会“我”的无奈。指导感情朗读。)
  出示:
  更糟的是,爸爸兴冲冲地回来了,他买了最新电影的票子,要带弟弟妹妹们去看,看完以后还要到公园游乐场去玩。我掀开被子想跳起来,却被妈妈 固执地按在床上。末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弟弟妹妹欢天喜地地出门去。
  (理解“眼睁睁”体会我的装病之苦,借助对应词“兴冲冲”、“欢天喜地”指导感情朗读。)
  出示:
  妈妈似信非信的,直到我赌咒发誓地反复声明“我真的没病”,才勉强允许我下床活动活动。
  (理解“赌咒发誓”、“反复声明”,并以下文中妈妈的关爱作侧面提示,再来体会此时的心情,理解“我”的苦不堪言。)
  说明:
  学生品析词语,是帮助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而关键不在说,还在有所感悟地读,但大家共同探讨的关键词语,可以有意渗透品析词句的方法及步骤,以培养学生品析词句的能力及准确、完整的表达能力。
  6、引读:难怪最后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唉,原以为生病能自由、快活,想不到却是自讨苦吃!
  三、总结拓展
  1、  总结: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如果让你给这篇课文再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题目呢?
  交流。
  小结:然而“病人”一题不仅概括了这篇课文的主要事件,而且这引号既说明“我”不是真的病人,而是在装病,又引出这事让人啼笑皆非之所在。
  说明:
  借助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了悟文章的意趣,感受儿童情致,生活的乐趣。
  2、交流自己的生活趣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9 22:29 , Processed in 0.04178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