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8|回复: 0

[语文上册]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之二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学目的
  (知识、能力、情感、其他)
  1.用多种方法熟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是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3.鼓励学生积累象声词。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请学生根据老师播放的录像进行仿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
  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是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三、授课时数
  二课时
  四、课前准备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组织一次森林之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林中乐队的魅力。或搜集各种动物的声音,创设出森林的环境,让学生反复聆听,交流感受,再进入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产生共鸣。
  学生: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可自带一种乐器。
  五、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及形式)学生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两分钟。
  二、引入:
  前几天,咱们三年级全体师生一起到北京野生动物园去参观,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动物。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些小动物发出的各种有趣的声音的。交流资料
  (学生出示动物图片,播放自己录制的动物的声音。)
  三、读课题。
  四、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五、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2.学生互查,记忆字型,了解字意。课题质疑
  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3.集体交流。
  ①字音
  啭:应读“zhuàn”;咕嘟:应读“gū dū”
  鹑:chūn.;盹:dǔn.;喧嚣:xuān xiāo.
  ②字形
  嘎:最后一笔是点。钩:最后两笔是撇和点。
  盹:是目字旁。兜:第三笔是撇。
  ③解词: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交流汇报。
  学生当小老师。(续表)
  教师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及形式)学生学习活动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六、读课文。标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七、梳理问题。
  八、听写字词。
  九、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写生字。
  3.选做(找资料)。读课文,质疑。
  第二课时
  一、精彩两分钟。
  二、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都喜欢哪些动物?为什么?
  是呀!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参加动物们举行的一个音乐会。
  (齐读课题)由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动物。
  三、新授:
  1.请同学们打开书,出声读一读全文,想一想,动物乐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神奇学生读课文并思考问题。2.出示自学要求:(幻灯)
  2.学习思考:
  ①默读课文,林中乐队是一支什么样的乐队?补充画批。学生回答问题。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组织好语言准备小组交流。
  3.学生自学。
  4.小组交流。学生自学。
  小组交流。
  5.集体交流:
  请大家汇报的时候按照课文顺序,出示重点句子:
  *第一自然段:“三月,莺唱起歌来,白天黑夜,老是尖声叫着,啭啼着。”
  *第二自然段:
  1.围绕中心句,课文详细地介绍林中的各种乐声,又抓住各种动物的声音特点细腻地描写。
  2.在描写动物声音时,作者写了象声词,请你画出来,并体会。
  出示幻灯:作者见了心疼,借用孩子之口“它什么时候睡觉哪?”所以,课文一开篇就使我们感受到作者那颗亲和动物的心是多么的自然和善良。
  学生反复读课文,读通顺。
  森林之景再现,利用课件或音乐配音,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时的愉悦心情。(续表)教师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及形式)学生学习活动吱吱嗡嗡呱呱嘟嘟咩咩
  咕噜咕噜嘎吱嘎吱扑噜扑噜
  3.请你说出这些动物还会发出什么声音?(说出象声词)
  4.通过学生分析,知道这是一支神奇、和谐、自然的乐队。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围绕中心句补充交流,或模仿演奏,使课堂有张有弛,内容更有拓展。
  自由交流第三、四自然段:
  1.有一些乐手采取了不同的演奏方式,请你默读三、四自然段,你喜欢哪位乐手,就介绍它的演奏方式。
  2.出示幻灯(有关沙雉的描写)可启发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想像。3.思考: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沙雉的?
  板书:名称动作象声词
  想像学生看录像,仿照作者写沙雉的方法进行仿写练习。4.仿写:出示录像:(三种会奏乐的动物)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四、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朗读全文。五、课后延伸:(出示幻灯)
  1.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完成《伴你成长》上的练习。
  3.在“音乐”单元中任选一课设计板书。
  六、教学反思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时请同学设计板书,这是本学期我的一个尝试性研究。教师深入挖掘教学资源自身的内在价值,创设学习空间,请学生自主设计板书。开展这项活动的初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做“小老师”。老师给学生们一个创作空间,学生再次深入理解课文,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发展,为拓展课外阅读打基础,同时,为学生终身学习做铺垫。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创意,设计新颖的板书。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倾听、概括、提炼、发散思维等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促进了其多元智能的发展。学生的设计有些稚嫩,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个渐进的过程。学生有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差异。这些孩子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教学中体现教学三段即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另一个研究重点是指导学生课前画批。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课前自行预习,包括读课文,表注生字,画批感受,提问,查找相关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2:18 , Processed in 0.07023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